
根據「聖經獲取倡議」近日發布的《中國聖經概況》報告,中國在「 聖經短缺國家 」名單中排名第五,在「聖經獲取受限國家」中排名第25,屬於宗教信仰高度受限的國家。
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僅有位於南京的「愛德印刷廠」獲準印刷聖經。「愛德印刷廠」每年印製約1100萬至1500萬本聖經,其中大部分用於出口;國內市場受限於政府配額,每年僅約200萬本。
這些合法印刷的聖經主要透過「三自愛國運動」系統的教會書店發行。
報告指出,對於在家庭教會聚會的信徒而言,聖經的獲取變得非常有挑戰。由於印刷或分發非官方版本屬於違法行為,許多人只能依靠親友轉贈、或透過有限的地下渠道獲得聖經。
手機聖經應用程序可能會被監控,有信徒出於受監控的擔心,不得不刪除手機上的聖經APP。
自2022年3月起,網上未經授權的聖經銷售被全面禁止。多個基督教網站與應用程序相繼下架,信徒在網上閲讀聖經需格外謹慎。
報告指出,雖然仍有部分人能找到閲讀的途徑,但線上資源的封鎖使得印刷版聖經仍是最可靠的形式。
報告指出,聖經短缺最為明顯的區域集中於中國中部、西部與北部貧困地區。這些地區不僅聖經供應稀少,價格也相對較高。相較之下,沿海城市信徒的獲取情況相對較佳,整體上仍存在明顯落差。
此外,中國政府推行的「宗教中國化」政策,也影響到聖經的講解與使用。官方教會被要求在講道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會活動需符合政府規範。報告提到,雖然早前有消息稱政府曾考慮重新詮釋聖經內容以配合官方意識形態,但相關計劃並未正式落實。
在語言層面上,報告指出,中國共有超過171種語言被信徒使用,但目前只有56種擁有完整聖經譯本,另有69種語言尚未展開任何聖經翻譯工作。這意味著部分少數民族信徒仍難以用母語閲讀聖經。
儘管挑戰不少,中國教會仍展現出堅韌和成長。據估計,全國基督徒人口已超過一億兩千萬,佔總人口約8.5%。
數據指出,中國目前仍需要500萬至1000萬本聖經才能滿足基本需求。報告同時呼籲教會和基督徒繼續以禱告和實際行動支持中國的基督徒,特別是在偏遠與貧困地區,透過智慧、安全且合規的聖經分發方式推動聖經的普及與門徒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