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生命"制作"产前后牧养指南"辅助教会支援新手爸妈

「小小生命」制作「产前后牧养指南」辅助教会支援新手爸妈
小小生命创办人杜慧妍传道。(图:小小生命脸书)
香港近期上映的电影《虎毒不》引起社会广泛回响,剧情讲述新手母亲产后面对丈夫冷待、婆媳压力等多重困境,令主角窒息无助。中大崇基学院神学院副教授叶汉浩博士邀请"小小生命"的杜慧妍传道及梁雪君传道分享如何帮助牧养新手父母,以及教会如何牧养这群体。

机构创办人杜慧妍传道表示香港每年有超过一万宗堕胎,许多妇女在怀孕后被男朋友或丈夫抛弃,他们甚至因赌博或欠令家庭陷入困境。"小小生命"以基督教信仰为本,支援弱势孕妇及其伴侣和家人,并在孕期、婴儿初生期间或流产及堕胎后提供全人关怀服务,例如陪伴她们去产检、协助向社会服务署求助,以及帮助修复家庭关系。

教会欠产后牧养方针:产前产后五步协助教牧

每个人婚后的角色都是个大转变,从以前的儿女到现在为人父母,伴随著对未来家庭的期望,每一步都需要夫妻共同探索。项目总监梁雪君传道建议母亲们,不要将所有的精神焦点都放在婴儿身上,而要关注夫妻沟通与相处,"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更需要维系,夫妻彼此相爱更重要。"

她提到,很多丈夫们其实渴望帮助妻子,却往往不知从何入。她说,其实丈夫给妻子一个关怀的眼神,也足以成为支持妻子的力量。她又建议夫妇学习如何分工照顾婴儿,而不是将照顾婴儿的责任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

至于教会也希望帮助怀孕妇女,但不知从何入手。虽然一些教会提供婚前辅导,但产前和产后的辅导却缺乏,因此机构计划制作一套专为新手妈妈设计的材料,包含产前和产后各五课,内容涵盖了回顾夫妻的婚姻关系以迎接初生婴儿的挑战;认识原生家庭对育儿观念的影响;反思信仰历程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夫妻在身心灵层面的沟通等。

丈夫放下理性思维 满足妻子心灵需要

杜慧妍及叶汉浩博士皆认为男士惯于理性思考,侧重解难但未能为妻子解忧。

杜慧妍指出,香港的教育制度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和达成共识的能力,这种成长的缺失影响到婚姻,甚至延伸到生儿育女的阶段。而男士多以理性来考量事情影响夫妇关系。她发觉有些丈夫不愿意取假陪伴妻子,担心这样会影响工作和收入。为此课程中的每一课都有小贴士,包括鼓励丈夫陪伴妻子去产检。

叶汉浩博士则回应指,男士在家庭中往往容易陷入一种"只为对方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没注要妻子需要的是关心。他呼吁弟兄们要放下这种思维,强调维持爱的关系至关重要。"丈夫应该积极倾听,肯定妻子的想法,然后再慢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最大的需求在于获得心灵上的支持。"

教牧与母亲同行 提供牧灵辅导

杜慧妍期望小小生命的材料能引导夫妇回归圣经的原则。她强调上帝是供应者,生命是神所赐予的,需要在神里面找到安息,因此她鼓励夫妇持续参加教会活动:"如果停止聚会,与上帝的关系会变得疏远。"

她希望在宝宝出生之前能帮助夫妻重新调整优先事项:"因为最影响孩子的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模式。"

最后,她呼吁教会中牧者长执要特别关心即将迎来新生婴儿的父母,提供牧灵上的支持,"他们要的不单是建议,最渴望的是有人能够关心并给予同理心。"

在实际行动上,牧者、信徒领袖和团长可以运用这套婚姻培育材料提供的议题,与怀孕的姊妹或夫妇展开对话,让夫妻分享彼此想法和感受,倾听对方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教会在这段旅程中与他们同行。

叶汉浩博士在其视频"看见召命课堂"以电影《虎毒不》为引子,邀请嘉宾探讨待产妇女及亲职母亲的处境,教会持续支援的可行性。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