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恩德牧師:追求良善就是追求主耶穌基督

8月7日樓恩德牧師在港九培靈會晚堂中分享信息「追求良善」,他以《帖撒羅尼迦前書》5:15-22及《馬可福音》10:18教導信徒追求良善,就是要追求主耶穌基督,因為他是良善的。

屬神的人充滿良善

《羅馬書》15:14,「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以弗所書》5: 9「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

樓牧師說,良善是人的好品格,一個屬於神的人是充滿良善的,因為良善是光明所結的果子。因為主耶穌基督,我們能從黑暗回到光明之中。他指出得救的基督徒被稱為「光明之子」,應該充滿良善。

要不侍奉神 要不侍奉瑪門

樓牧師引述了《路加福音》18:18-24少年官想進天國的故事,這個富有又有權的少年官來找耶穌,此人看來非常良善,但他不滿足,想要得到永生,所以去找耶穌,他稱呼耶穌為「良善的夫子」,這時耶穌卻説除了神一位之外,再無良善的。

人可以有很多品格,但是否有良善呢?樓牧師說,不論透過人的品格或人的良善,只能夠去幫助人,不能幫自己進入天國——只有依靠主才能進入永生。這個少年官不姦淫、不殺人、不偷盜、不作假見證、孝敬父母,這一切都是不容易做的,按主在山上寳訓的教導,心裏犯罪的就是已經犯罪了,而這個少年官,實在是盡到了人的本份,在人看來他是極其良善的。

耶穌非常愛這個少年人,因為他不單盡人的本份,還追求永生,然而,耶穌擔心他與神之間的關係,所以提出要他放棄他所有的去跟隨他,但這卻成了他與神之間的攔阻。

樓牧師教導弟兄姐妹,少年官擁有的只是暫時擁有,就如玩大富翁遊戲,遊戲者很興奮得到很多財富,贏過對手,但一句「遊戲完畢,將所有的放回盒子吧」就結束了,樓牧師說人生亦是如此,生命結束之後,在世所擁有的一切都要「放回盒子裏」,人在生只是管理著這一切。

樓牧師又分享了《路加福音》19章撒該的故事,稅吏長撒該亦追求永生,但他的行為相較於少年官來説是天差地別,撒該接待了主耶穌,他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四倍補償給以前訛詐了的人。

樓牧師認為錢不是中性的,是會令人起貪念的。《馬太福音》6:24說出事情的核心「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金錢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權勢,有一種靈界的力量,是與神相敵的,人或者侍奉神,或者侍奉錢。耶穌要追從他的人作出選擇,要不侍奉神,要不侍奉瑪門,就如那個少年官衡量放下一切跟隨耶穌值不值得。

樓牧師提醒信徒:若有任何事物使你偏離神給你的目的,或使你得不到神給你的應許,那麽你就是被那些事物捆綁了。

最後樓牧師總結說,少年人為何憂愁的走了呢?不是錢多少的問題,他雖求永生,但他是否以神為永生?而是以錢為永生?他勸導所有弟兄姐妹,跟隨主的人不是追求知識,而是追求神,因為他是良善的。

相關新聞 樓恩德牧師宣講天國近了 呼籲信徒悔改結真果子 樓恩德牧師奮興會講解「常常喜樂」 樓恩德牧師宣講信息「締造和平」 樓恩德牧師勉勵信徒要以恩慈相待 樓恩德牧師教導信徒做真正溫柔的人

樓恩德牧師:追求良善就是追求主耶穌基督
(本報推出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專題,每日即時更新,與信徒一起回顧每堂講道內容)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