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歌】生活片断

(一)广告书信 今天又接到了前美国总统卡特慈善机构的来信。这位被誉为现代诚实的总统,在任期将满以前,新闻记者问他:"你退休以后,准备要作什么?"他回答说:"要作传道!"他与他的夫人,迁出白宫以后,他曾经来纽约上城一座教堂传道,本来只有七、八人参加的查经聚会,他讲道那一天,有两百多人参加,卡特先生不但用口传道,他也用行动,推动为贫穷人建造住宅。发信请人支持他的这一善举,解决贫民的疾苦。这一慈善运动,如今已由国内发展到国外。陆续我由那些寄来的报导中,看见有的贫民全家站在新的住宅前,笑逐颜开。有些支持这一运动的人趁著假期,到需要的地区作义工,为贫民建造住宅,溢扬出助人为快乐的精神态度。从那些镜头中,眼见所捐的钱能造福贫民,我心里也有一份快慰! 信——成了美国社会一条广告的频道。这一类的信,有一个专门名词叫:"JUNK MAIL "(我意译成广告书信)慈善机构捐款,商店推销商品,除了电视、广播等的广告以外,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收到广告书信。有一位老华侨说: "太空的卫星,你要分辨那一个是美国的,只要看那繋著的广告就可以知道啦!"广告满天飞,这是美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现像哩! 前几天,我又收到了殡仪馆的来信。记得前几年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心里很不舒服,立刻撕掉,扔进垃圾桶里。我发现这次来信所附的广告,包括墓地的价格、丧葬费、分期付款的办法。美国的商业哲学"顾客第一"的原则下,死后要请哪一位牧师来主持丧礼,殡仪馆也可以代为物色。这样的信岂不令人啼笑皆非? 有人说:"广告等于洗脑,本来不想买的,经多次看了广告,就自动的去买了。"真的,我的观念有些地方受广告的影响——这次信上提到的墓地,我竟认真的去思考了一番。 (二)闲话得奖 每年诺贝尔奖,在报上陆续发表时,我总特别注意文学奖的得主。今年获奖的女诗人希姆宾丝凯。瑞典评审委员会称赞她的诗具有本性化的特色。那是属于"为文学而文学"的一种风格。显然,这是被选为诺贝尔奖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前几天,我去拜访一位写作的前辈,在闲谈中,我向他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诗人、作家,至今仍然无人得到诺贝尔奖?" 他回答说:"日本的川端康成得奖,是经过游说。"接著他又说:"游说并不是贿赂。有钱才可去游说,产生影响作用。" 他又说:"……已经死去的作家,不能得奖。今日华人作家、诗人,你看,不是左就是右……" 我听了前辈所说的这一番话,增加了不少见识。 在世界运动会中,中国选手已经得了不少金牌。但愿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诗人、作家能赢得诺贝尔奖的荣誉! ***** 作者:俞敬群牧师,资深牧者,著名的华裔作家,一生出版过十一本书籍,七次荣登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和谐之歌》为他最满意作品,被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收录。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