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爱国牧师"徐万黎牧师主怀安息 編輯室 2008年4月28日星期一 上午2:32 【本报专讯】台湾徐万黎牧师已于本月主怀安息,享年八十六岁。来自中国大陆的徐牧师在蒙召之后,毅然辞去教书的工作去修读神学,认定了传福音为更加根本的救国大业,因此有人称他为"爱国牧师"。 徐牧师儿子新生近日撰文悼念其父亲,简单忆述了徐牧师的一生。据说徐牧师在抗战期间自甘肃赴重庆读书,又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他研究欧美为什么富强,希望找到可借镜的根由。因著神奇妙的带领,徐牧师没有停留在五四时代知识份子的见解中,穿越民主和科学,从而找到了信仰,认识了耶稣。 后来在1938年徐牧师应聘赴台,到新竹中学教书,五年后毅然辞职去读神学,献身更根本的救国大业——传福音。 徐牧师深信圣经的话:"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祂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他用各种论证,苦口婆心劝人离弃虚假,归向真神,成为被上帝检选的有福之人。 虽然离开的中国,但是徐牧师仍然关心国家、社会。所写的福音性著作中,"为国陈情"、"三民主义的神学基础"、"救世大道"、"和平之门"等小册子都深富爱国思想,因而得到"爱国牧师"之称号。 新生表示,徐牧师曾经强调自己的立场是"非常爱国,但要更爱神、爱人;当然爱台湾,同样要更爱神、爱人"。因此,虽然"爱国牧师"这称号在教会界并不是很好的恭维,好像不够"属灵",但徐牧师却不以为意。 徐牧师先后在十所教会牧会,并曾远赴南太平洋萨摩亚岛,开辟对台湾渔民的关怀宣教事工。他共写了三十一本书和小册子,直到临终前一个多月,还出版了最后一本"给中共的肺腑之言─附:对马英九先生的祈望"。 徐牧师三年前开始洗肾,一直情况良好,但今年三月中发烧住院。病榻上的他仍然坚持要去大选投票,可见其关心国家社会的精神可嘉。三月二十九日徐牧师退烧,要求出院,经医生同意回家。晚饭后睡觉,清晨发现他已安息,面容气色比生前还好。 徐牧师一生以"荣神益人"为目的,早就交待了最后还能"益人"的后事。家属们也遵照其遗嘱,于四月一日把他的大体捐给台北医学大学。 徐牧师感恩追思礼拜已定于四月二十七日下午三时假台北市吴兴街394巷1号"台湾浸信会神学院"礼堂举行,遵其遗命,一切从简,恳辞一切礼金、花篮、挽幛。 徐牧师的家属希望他的愿望实现——人人信耶稣、行义路,敬拜创造宇宙万物的真神,使个人蒙福,国家蒙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