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怡从中五毕业到现在,不到5年的时间,便已换过10多种工作,从银行出纳员,到百货工司化妆小姐,然后变成船务公司文员,保险推销员,时装店店舖员,辨公室助理,时装采购员,电视台杂务员,花店店务员,电话销售员,和到现在的婚姻介绍所文员°佩怡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淋淋总总,五花八门,她从来都不谈理想,也不谈成就,所以从事了这么多行业,还是什么也没学到。
佩怡常说,事业和工作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把它看得太重,要不然,我们只会成了工作的奴隶,把我们一生最宝贵的青春,都耗在上面。工作对于佩怡来说,只是用来糊口和买她喜欢的名牌,所以佩怡总认为领弟这种工作狂型的女强人,是在浪费她们的青春和美好的人生。
至于在爱情观方面,佩怡常说,爱情是一塲斗智游戏,能够把男人收放自如是一门艺术,不过重要的是,要先清楚自己是那一个级数的筹码,不要过份高估自己,也不要太小看自己,那就自然会找到相约的对手。但是婚姻却完全不一样,佩怡常言,婚姻是一个女人的人生转捩点,所以不要对婚姻有太多幻想,要实际一点来面对现实,选一个老实又薪水高的宅男才最可靠°佩怡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三十岁之前,嫁给一个有钱宅男,能从此脱离工作的束缚,好好享受人生°佩怡和不少现代男女一样,不想生孩子,她认为孩子是另一种束缚,只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少萤和艳蕾都很佩服佩怡的玩劲,认为她这种享乐一族,绝对是都市潮流的新宠儿,家欣却怎么也不能明白,佩怡如何能活得如此自在,领弟则认为,佩怡是典型的70和80年代产物,没有目标,也不能耐劳。
又走在尖沙咀的大道上,看著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我很同意领弟的看法,我们这一代的人,的确是没有目标,也不能耐劳,成熟程度不断降低,我们的学历,可能比上一代人高了,但是我们的生存能力,和处事能力,却都比上一代人低。上一代人无惧挑战也无惧责任,对生命充满热诚,这一代人却逃避挑战逃避责任,对生命再没热诚,任由物质,资讯和潮流主导了我们的生命方向。
回看佩怡,我不期然想起,去年美国时代杂志的一个标题: being 30 today is the new 20。Being 40 today is the new 30。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一代三十岁的人,成熟程度只是以前的二十岁,而到了四十中年,也只能和以前的三十岁相比。我们这一代长不大的大小孩,在IQ 知识上是比前人高了,但在EQ 处事能力和情绪控制上,却都比前人低。不少人尝试去解释这种独特的现象,因为自启蒙运动,科学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总是抱著一个很大的期望,期望知识和人类文明,能为人类带来更伟大的世纪,证实人能成为自己的主宰,成为真正的万物之灵,但结果强差人意,有人归究于物质的过剩,可是我想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误信了人性的伟大,也以为知识可以代替上帝,成为生命的动力和生命的意义。
****** 作者:清心(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会看见神。太5:8) 为牧师太太,育有三子女,现居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