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就培育人才推动中小学STEAM教育 (第113段) ,支持教育局成立"数字教育策略发展督导委员会"以推动数字教育,并建议将数字教育与STEAM学科、生涯发展及社区服务结合,鼓励与企业和社福机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难能力。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引入学习动机为本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服务处对加快青年宿舍项目 (第115段),建议青年宿舍应连结地区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提供完整的支援服务,以助其面对不同的成长需要。
民生福利部分,对于发展银发经济 (第135-136段) 建议政府发展"护老者经济",鼓励商界与社福机构合作,设计符合长者及护老者需求的产品,并设立一站式支援服务平台,提供产品效能、研究结果及用家意见。
解决"㓥房"问题 (第161-165段),政府为"简朴房"设立标准,惟担心租金亦变得高昂,建议政府厘定合适的宽限期,并委托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业主以合理的成本达致"简朴房"的标准等。
施政报告亦提到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推进基层医疗发展 (第186段) ,服务处建议加强医社教合作,母婴健康院结连"社区亲子中心"、幼儿中心等团体成为合作伙伴,为怀孕母亲及婴幼儿家庭提供全面而到位的支援。
服务处同时乐见政府精准扶贫 (第194段) 积极扩展"社区客厅试行计划",期望在设计共用空间时,关注0至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的独特需要,例如清洁、安全及较宁静的爬行设施、婴儿床、冲奶设施和母乳喂哺室等。
针对照顾长者(第195-198段),建议将现行的照顾者政策及服务推展至学前复康儿童的照顾者。在增强残疾人士支援 (第201及202段),建议集中于需求殷切的地区,运用空置的幼稚园校舍设立"特殊幼儿中心",较于现行服务单位加设名额更理想,既能有效缩短轮候时间,更不会影响现行服务的质素。
支援在职家长(第204段)亦不能忽略,期望政府带领香港成为"儿童友善城市",把儿童友善的概念推广至社区,重塑邻舍间的正面氛围,为下一代构建理想健康的成长空间。
在香港保护儿童(第205段) ,服务处欢迎政府计划成立四间"社区亲子中心",借此填补0-6岁儿童及家庭福祉上的服务空隙。建议可参考该处首间0-6岁儿童馆,除以游戏为本方式促进亲子互动及教导家长正向育儿方法,建议以跨专业模式照顾儿童的整全需要。
其他建议包括:支援少数族裔,协助非华语学生和家庭,如推动多元文化友善服务政策及文化回应相关培训;推动绿色低碳生活,建议政府支援社福机构加强相关设备及配套,包括协助院舍服务及家居照顾服务队安排厨余回收、以及资助社福机构逐步更换电动车及安装高速充电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