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平等机会?请周一岳勿重蹈林焕光的覆辙

谁的平等机会?请周一岳勿重蹈林焕光的覆辙
刚履新的平机会主席周一岳
作者:关启文(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教授) "大爱同盟"4月1日于文化中心举办成立典礼,刚履新的平机会主席周一岳也出席撑场。他刚被委任时对性倾向歧视法的立场比较保守,受到不少抨击。他学了教训,今次一改口风,公开宣扬:"性倾向是与生俱来…亦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又说一定要立法才可保障同性恋者不受歧视。 周一岳锐意追随上届主席林焕光鲜明挺同运。然而两人皆是公众人物,其公开发言是否应该有根有据呢?不然误导公众就不负责任。但林焕光公开说同性恋者占人口的6-8%,但按2012年盖洛普调查,只有3.4%美国人是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人。林焕光夸大了一倍。 周一岳言之凿凿地说同性恋是天生,究竟有何研究证明?其实这说法在科学上是存疑的,科学家在人类基因图谱中找不到同性恋基因。Michael Bailey(和Richard Pillard)在1991年的双生子研究,[2]发现同性恋者的同卵双生子最多有52%机会也是同性恋,但若同性恋完全由基因决定,则同卵双生子相符率应是100%!后期Bailey的研究(Bailey, Dunne & Martin, 2000)更推翻以上研究,发现男女同性恋者的同卵双生子的相符率只有20-24%。[3] 著名同运分子欧阳文风也承认:"目前较客观的说法应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影响的综合结果。"[4]有趣的是,周一岳表达先天论后又说"性倾向亦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这则前后矛盾,人如何可以选择一种先天的性倾向呢? 我们同意所有人"不应该受任何歧视",但去年一位家长在城市论坛表示不赞同同性恋后,就不断受到辱骂、网上欺凌、骚扰和电话恐吓!她尝试到平机会申诉,但林焕光却没有接见她,对她的困境不闻不问。这是真正的"平等机会"吗?周一岳的座位还没坐暖,已单方面撑同运,却没有考虑不认同同性恋人士的人权,是否有点偏心呢?希望他日后能更慎重和公平处理这争议性课题,真正尊重所有市民的平等机会──无论他们赞同或不赞同同性恋。 真正的平等机会──再与周一岳商榷 平机会主席周一岳力撑同运,认为一定要立性倾向歧视法。我认为性倾向歧视法既是一种特殊保护,又是强制性措施,并建基于一种高度争议性的价值判断,若没有很强的理据和高度的社会共识,实在不应轻言立法(请参kwankaiman.blogspot.hk的文章)。当然有人认为因著人权和反歧视的普世价值,已有足够理据制订此法。问题是这些"普世价值"是否真的普遍地应用到所有人? 世界人权宣言29条说"人人在行使权利"时,要"保证对旁人权利的尊重,并…适应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现在同性恋是高度争议性课题,有人赞成,但也有不赞同同性恋的市民("同性恋异见分子"),所以双方都可能受到歧视,基于平等保护,赞同或不赞同同性恋的市民都应有平等机会──周主席不反对吧? 若有法例保障同性恋者不被无理解雇,那有法例保障同性恋异见分子不被无理解雇吗?在外国已有人因为反对同性恋被解雇或降职兼减薪(英国的Adrian Smith),在香港,一个坚定反对同性恋的记者在很亲同运的报章工作,就算不被解雇,恐怕也难以生存。相信反对同性恋的人只好噤若寒蝉,不敢表露立场。 若要立法禁止人骚扰或中伤同性恋者,那为何不同时禁止支持同运者骚扰或中伤反对同性恋的人呢?这类事情已在香港发生,如同性恋者冲入教堂接吻和叫口号,强闯入不赞同同性恋的组织的会址,并阻挠别人的合法活动;不少人严重侮辱和嘲讽同性恋异见人士。为何没有人关注这些歧视? 现时的争议明明有双方参与,若单方面制订法例保护同性恋者,却不为同性恋异见分子提供相应的保护,这是哪门子的平等机会?法例更有可能成为同运攻击同性恋异见分子的利器,但后者却全无保障,这会否有违公平和公义的原则呢?

[1] 以下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已出版:关启文,〈谁的平等机会?请周一岳勿重蹈林焕光的覆辙〉,《AM730》,2013年4月9日;关启文,〈真正的平等机会──再与周一岳商榷〉,《AM730》,2013年4月11日。 [2] J. M. Bailey and R. C. Pillard, “A Genetic study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8(1991):1089-96. [3] J. M. Bailey, M. P. Dunne & N. G. Martin, “Genetic &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sexual orientation & its correlates in an Australian twin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8(2000), p. 33. [4] 欧阳文风,《你的弟兄姊妹在哪里?同性恋与华人基督教会》,香港:香港基督徒学会,2011年8月,页68-69。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