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神成興榮博士:跨越時空的盟約——摩押之約的修辭魔力

浸神成興榮博士:跨越時空的盟約——摩押之約的修辭魔力
Richard Mcbee畫作《西乃山》。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3月17日上午舉辦2025聖經學術交流會,本次專題為《舊約聖經的詮釋進路》。講座共兩場,第一場由成興榮博士主講,其議論文題目是《訂立摩押之約:探討申命記二十九章9-14節之修辭》,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葉希賢博士擔任回應講員。

成興榮博士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拿撒勒神學院哲學博士,現為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立約群像:包容與界限並存

成興榮博士論文研究的,是耶和華在摩押地吩咐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的場面。出自申命記二十九章9-14節,選用以研究的經文是希伯來聖經,以原文方式編排,對應今天現代中英文排版則為10-15節。

在研究中,成博士採用了「修辭批評」的研究進路。修辭批評區別於傳統的歷史批判法,更關注文本的內部一致性和表達方式,探究「修辭者如何說服受眾相信某事」。

成博士首先將目光投向了立約參與者,經文列舉了參與立約的各色群體:「你們的首領、支派、長老、官員、所有以色列男子、你們的兒女、婦女、營中的寄居者,以及為你們劈柴挑水的人。」其中,「劈柴挑水的人」這一表述引起了成博士的特別關注,在約書亞記中基遍人正是「劈柴挑水」的人。

縱觀歷史,他們原本是遊離於以色列之外的族群,憑藉其智慧與謀略成功與以色列人立約。儘管事後欺詐行為敗露,他們淪為「劈柴挑水」的僕役,卻也因此獲得了「約」的庇護。

成博士指出,基遍人的故事生動詮釋了「約」的深刻內涵。這個耶和華尊重這份約定,不僅保全了基遍人的性命,更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子民之中,儘管是以僕人的身份。在申命記式的歷史觀照下,這段敘事可謂申命記神學的絕佳註腳——約的神聖不可侵犯,以及耶和華恩典的普世延展。

「今日」的修辭魔力:跨越時空的盟約

此外,成博士敏銳地捕捉到,「今日」(希伯來文:hayom)一詞在這段簡短的經文中反覆出現了五次——第一次出現關乎立約參與者的身份(29:9),第二次涉及耶和華的立約與咒詛(29:11),第三次現身於約定俗成的套語中(29:12),第四、五次則點明無論在場與否,所有人都被納入約的關係之中(29:14)。

這種對「今日」的再三強調,營造出極強的修辭張力——一種強烈的即時感,將古老的立約事件與當下的聽眾緊密相連。與這些時間標記相呼應的是,申命記在地理位置上卻刻意保持模糊。儘管28:69提及「摩押地」,但文本卻使用希伯來詞「פֹּה」(poh,意為「這裡」)來指代,而不明確具體地點。這種修辭手法蘊含深意:通過淡化特定的時空限制,使得約定不僅對特定時空下的以色列人具有約束力,更與歷代的信仰群體息息相關。

成博士進一步指出,在申命記的修辭框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耶和華與以色列之間約定關係的三重遞進:首先是「區分」,耶和華將以色列從萬民中分別出來;其次是「揀選」,耶和華特意揀選以色列作為祂的「珍寶」;最後是「義務」,被揀選的身份賦予了明確的職責,以色列被呼召成為「聖潔的子民」。

約定套語:界定身份與關係

成博士繼而深入剖析了申命記中約定俗成的套語,著重探討了其遣詞用字的精妙之處。他仔細考察了希伯來詞「קום」(qum,意為「建立」或「確立」),指出這表明約定並非僅僅是一紙協議,而是一種正式確立的關係。

約定套語包含兩個相輔相成的宣告:「作他的子民」和「他要作你的神」。這些約定關係的核心表述,象徵著立約雙方彼此的鄭重承諾。

此外,文本還通過追溯先祖(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來建立歷史的連續性,營造出「你/先祖」的鮮明對比,使得摩押之約橫跨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個時間維度。這一精妙的分析,揭示了摩押之約雖承繼何烈之約(西奈之約),卻又獨具神學意蘊與修辭特色的根本原因。它成功塑造了一個超越時間的約定概念,使之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更昇華為一種穿越時代的永恆關係。

摩西權威與文本權威的微妙轉換

成博士研究的另一重要貢獻,在於揭示了申命記作者如何巧妙地塑造摩西的權威形象。在希伯來聖經的傳統中,立約者的角色原本專屬於耶和華。當摩西被賦予與以色列人立約的使命時,文本對摩西角色的描繪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著重分析了29:13中「我不是單與你們立這約」的表述,指出這句話表明神賦予了摩西立約的責任與權柄。然而,值得玩味的是,這一節並未明確提及摩西的名字。這一修辭策略暗示了摩西角色的逐漸淡出。未來的信徒無需再親自向摩西尋求立約者的角色,因為這一角色已經內化於摩西的訓誨之中,銘刻於申命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文本之內。

成博士總結道,申命記憑藉其精心設計的修辭結構,成功地將約定從一個歷史事件昇華為一種超越時間的永恆關係,不斷向新的處境和群體發出呼召。這種修辭策略賦予了申命記的資訊以跨越時空的普世適用性,使得每個時代的讀者都能將自己視為約定的參與者。

本次研討會通過深入的學術交流,揭示了申命記如何運用精妙的修辭策略,將歷史上的約定昇華為跨越時空的永恆關係。與會者得以從全新的視角,領略這部古老文本如何持續不斷地向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讀者群體傳遞資訊,為每個群體的特定處境提供切實的神學指引,彰顯出聖經話語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