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倪步曉《潛變與延續》新書析當代溫州基督教大復興歷史成因

倪步曉《潛變與延續》新書析當代溫州基督教大復興歷史成因

倪步曉博士新書《潛變與延續:當代溫州基督教的歷史形塑》分享會上,闡溫州基督教如何實現信仰的本土化推進,並塑群體身份認同。

大巴西流的智慧:《創世記》嚴謹與虔誠並重的釋經路徑

大巴西流的智慧:《創世記》嚴謹與虔誠並重的釋經路徑

「大巴西流對《創世記》第一章的詮釋」講座上,德國學者德承高教授剖析了四世紀教父獨特的解經方法,吸引眾多師生參加。

尼西亞會議的「未了之事」學術講座:重審亞流派異端歷史

尼西亞會議的「未了之事」學術講座:重審亞流派異端歷史

「尼西亞大公會議的未了之事」學術講座13日諸聖座堂舉行。德國圖賓根大學德承高教授提出「亞流主義」很可能是後期的歷史建構。

AI是工具還是威脅? 關瑞文提出第三進路——與AI「共生」

AI是工具還是威脅? 關瑞文提出第三進路——與AI「共生」

鹽光論壇8月4日主辦的線上講座「人機共生:從AI工具論與AI危險論走向信仰的對話」,關瑞文提出超越二元對立的「第三種路徑」。

我命在我不在天?儒家、基督教學者論壇對談「死亡與永生」

我命在我不在天?儒家、基督教學者論壇對談「死亡與永生」

今年LIF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聚焦於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與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範」,促進雙方思想的互動與碰撞。下半場則聚焦「死亡與永生」的主題。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儒家君子」與「基督信徒」的跨文化交匯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儒家君子」與「基督信徒」的跨文化交匯

本月初舉行的「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上藉探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與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範」作深度的跨文化對話。

塵世中如何羈旅?賀騰博士探究奥古斯丁「幸福論」

塵世中如何羈旅?賀騰博士探究奥古斯丁「幸福論」

復旦大學研究員賀騰博來港進行了題為題為《塵世的羈旅者:奥古斯丁幸福論研究》的講座,為現代人提供反思生活、尋求慰藉的新視角。

讓萬民都歌唱!梁逸軒、葉菁華談「衛斯理聖樂」對今日敬拜的啟示

讓萬民都歌唱!梁逸軒、葉菁華談「衛斯理聖樂」對今日敬拜的啟示

「查理士.衛斯理聖樂講座音樂會」上,梁逸軒、葉菁華教授共同引領聽眾深入探索十八世紀聖詩巨匠查理士.衛斯理的音樂世界。

被擄狂想曲:學者從後殖民主義析「尼布甲尼撒向但以理下拜」之謎

被擄狂想曲:學者從後殖民主義析「尼布甲尼撒向但以理下拜」之謎

浸神2025聖經學術交流會,第二場由浸神新約助理教授林天祐博士和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助理教授黃頌鉉博士共同彙報,題為《被擄狂想曲:從後殖民主義解讀但以理書二章46節》。

浸神成興榮博士:跨越時空的盟約——摩押之約的修辭魔力

浸神成興榮博士:跨越時空的盟約——摩押之約的修辭魔力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3月17日舉辦2025聖經學術交流會,成興榮博士講解耶和華在摩押地吩咐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經文的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