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貧窮人口半年增6萬 貧富差距急升3.7倍

港貧窮人口半年增6萬 貧富差距急升3.7倍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指出:「貧窮問題持續惡化,足見經濟向好無法改善全民生活,目前就有21萬1千個就業貧窮住戶,他們即使有工作也不能糊口。」(圖:社聯)
政府在下周公佈《施政報告》前夕,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昨日發表本港上半年貧窮數據彙報,指出香港貧窮率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的貧窮率為18.1%,即有126萬人生活於低收入及貧窮家庭,為歷年來最高。

社聯對貧窮家庭的定義為,收入不多於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的住戶,即1人家庭3275元,2人家庭7100元、3人家庭為1萬,4人家庭為1.2萬元。與去年的119萬6千貧困人口比較,本港半年間增加了6萬4千名貧困人口。社聯報告亦指出本港貧富懸殊差距加劇,要求政府制定措施消減長者貧窮,增加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及促進就業。

一周前基督教協進會亦發表對新施政報告的建議,促請政府採取治本方法解決貧窮問題,建議設立最低工資之餘,也須制定最高工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等等,還建議政府動用少部份的外匯儲備的回報作扶貧基金,以足夠改善現有各項福利。

長者貧窮最嚴重 青、中年貧窮率皆上升

社聯的報告指出,長者貧困問題仍然為最嚴重,29萬貧困長者生活於貧窮家庭,佔全港長者的三分之一。

15至24歲的青年貧窮亦持續上升,由去年的18.8%增至20.1%;而44至65歲的中年貧窮率雖曾於2009年回落至15.9%,但現時卻回升至16.6%,即共35萬5千多人處於貧窮線以下。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指出:「貧窮問題持續惡化,足見經濟向好無法改善全民生活,目前就有21萬1千個就業貧窮住戶,他們即使有工作也不能糊口。再者,鑑於香港人口高齡化,長者及中年組群的貧窮人數將急速上升。」

貧富懸殊惡化

報告指出全港高收入住戶與低收入住戶的入息中位數的差距亦顯著擴大,1999年至2010年上半年,高收入組群的中位入息上升至32,950元,但低收入組群入息則下降至9,000元,其差距逾3.7倍,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社聯政策倡議及國際事務業務總監蔡海偉指出,政府自07年至今「派糖」1千億元,然而僅兩成投放於基層市民,大多讓中產人士受惠。

要求政府制定長遠減貧措施

社聯建議政府應檢討強積金制度、領取老年綜援及生果金的居港要求、以至研究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等減少長者貧窮問題,同時增加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將交通費支援計劃擴展至18區,並加強為殘疾人士、中年人士及低技術工人提供就業支援計劃。

基督教協進會會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亦提出,政府應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在設立最低工資之餘,也須制定最高工時、企業實行家庭友善政策、放寬入住居居和公屋的限制等。

該委員會還建議政府動用2.2億外匯儲備的少部分回報成立扶貧基金,以足夠改善現有各項福利及醫療項目。政府還應重新開設扶貧委員會,負責研究、推動及執行社會流動政策,如統籌社會企業及協助兒童避免跨代貧窮。

相關新聞: 中學生眼中的貧窮新聞 貧富懸殊居首(2010.05.19) 堅尼系數的限制及香港的貧窮問題(上)(2009.10.28) 堅尼系數的限制及香港的貧窮問題(下)(2009.11.02) 聯合國報告指香港貧富懸殊全球居首(2009.10.23) 聯合國報告指香港貧富懸殊全球居首(2009.10.23) 文具銀行助清貧學童 築「無懸殊」學習環境(2009.09.25) 40間教會「開倉」賙濟社區上窮人(2009.08.17) 貧富懸殊下的歧視剝削(2005.06.17) 關懷貧窮家庭、官商民有責 「跨代脫貧」研討會舉行(2005.01.12) 「教會關注失業行動發出呼籲」:「關懷貧窮家庭,官商民有責」(2005.01.10)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