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满街扮鬼易招邪灵?驱鬼牧师以真实个案解画

李锦彬牧师「揭示灵界的奥秘」发布会分享鬼附个案及研究
李锦彬牧师"揭示灵界的奥秘"发布会分享鬼附个案及研究

在万圣节这个源于异教庆典的节日,许多人不禁好奇,庆祝活动是否会打开灵界的大门,招致邪灵而导致撞鬼现象。对此,对灵界赶鬼争战、有"赶鬼牧师"之称的李锦彬牧师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节日的意义在于人们赋予它的解释,并强调庆祝的方式与其起源已无太大关联

李锦彬牧师解释,万圣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异教庆典,其名称"Halloween"源自诸圣节(All Saints Day)。这是因为天主教会在封圣过程结束后,将所有圣人一同纳入诸圣节庆祝,因此节日的起源与现今的庆祝方式已无太大关联。

万圣节可以当作情人节、感恩节,只是一个节日,外国的"鬼节",犹如香港七月十五日"盂兰节",但不代表鬼节就会出现大量鬼魂,节日本身与交鬼无必然关系。"情况就好似基督教的圣诞节原本是异教的拜火节,其实根本不是耶稣诞生之日。"他又说:"日子本身只是日子,重要的是人赋予的意义。若不接受这些意义,无需勉强认同。"

万圣节在现代社会已转化为商业活动,以鬼怪包装的商品琳瑯满目,但都是促销为目的。李牧师澄清:"灵界常是在进行宗教仪式时与人产生直接关联,带有目的向神灵祈求才有机会接触灵体。" 

对于万圣节摆设南瓜会否惹鬼魂?李牧师反问:"如果在家摆南瓜会招魂,那么放十字架就能招神吗?"他强调南瓜只是装饰。他以北美为例,当地万圣节庆祝气氛比香港更热闹,大家开心扮鬼装扮、布置家居,其实都是一种文化表现。他奉劝基督徒:"若想心安,就不要接触。"

至于有人经历"撞鬼"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李牧师分析他经验创出的"触灵三部曲":首先是人有所求,例如追求健康、医治、能力或财富;然后要透过某种媒介,譬如相信水晶能带来治疗、练习瑜伽能获得健康等;最后在过程中放空自己的身体与思想,或是求神拜佛、念诵咒语,这些过程就是在招鬼。

李牧师总括而言:"撞鬼在于内心存有欲念,透过中介寻求未知的神灵力量或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接触灵界。"

真实个案:拜偶像念咒语招来群鬼

过去曾有人因拜偶像、念诵咒语而引来鬼群附身,当事人一年前曾向李牧师求助,成功驱赶鬼群,但近期却再度被更多污鬼缠扰。李牧师将这宗驱鬼案件发放到YouTube频道,进行详细分析。

驱魔团队要求当事人写出鬼的名字,结果他写了"路西法"三字,即撒旦的别名Lucifer。接著团队要求画出鬼的数量,发现有三群鬼,都集中在左手,主要透过人体四肢进出,并继续引导其他灵体进入。

当时人表示他曾尝试自行读经驱鬼,但未能成功。李牧师解释:"魔鬼都熟悉圣经,不惧怕人读经,耶稣受试探时,更引用圣经挑战耶稣。"

在驱魔过程中,当事人手部持续摇晃、双眼不适、面部出现疮疤。团队随后协助进行驱魔,按手在当事人手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将鬼群从手掌至指尖逐出体外。当事人的手部随即停止摇动,且呕吐了两大杯带有泡沫的黄色液体,持续时间约三小时。

驱赶完成后,当事人表示感到身体舒畅,头脑变得清醒,面部疮疤消失,水肿也消退,身体状态明显改善。他回忆接受驱鬼时看到自己曾经拜偶像念咒语。李牧师解释"念咒语即是招灵",并安排他在三个月后回来进行再次测试。

最后,李牧师叮嘱家若遇鬼附必须使用正确方法驱鬼,若方法不当,不仅无法驱赶,反而可能引发鬼的对抗,甚至招来更多灵体入侵。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