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嚴重失聯」﹖牧者籲建立基督身體真實連繫

教會「嚴重失聯」﹖牧者籲建立基督身體真實連繫
「失聯」一詞近日興起,源自馬航MH730客機失去聯繫並最終不知去向的事件,此詞被廣泛應用,用來形容人和事「突然失踪」的情況。在輔導學被用在與他人失去正常關係而感失落及迷失的情緒,而在教會則指與上帝、社會及肢體關係等的割裂情況。

本港近日一次教牧同工座談會上,教會、神學及機構教牧同工探討教會各種的「失聯」的現象,並尋索如何建立基督徒與上帝、他人及自己應有的連繫。

數名講者對教會「失聯」有不同角度的解說,當中鄧紹光博士指出活在墮落世界的人習慣保護自己,與人保持距離,因此教會亦缺乏了有深度及生活闊度的聯繫,亦因此在教會場亦會有很多虛假及扭曲的連繫關係。他認為教會需要恢復與上帝、弟兄姊妹及世界的三個向度的聯繫,否則信徒雖然在教會亦仿如躲在自己的世界中。

另一講者趙崇明博士的觀點亦類同。他亦認為今日信仰被過度私有化,只著重個人生命,失去了群體性,形成「失聯」現象。更甚者信徒受世俗化思維影響,教會亦與世俗妥協,因此重尋教會與世界的聯繫是當務之急。

而有豐富牧會經驗的梁永善牧師生活性地講了教會各方面的失聯,認為教會需要鼓勵信徒重視與神的關係、教牧需要主動關心弟兄姊妹的屬靈生命及教會生活,教會堂主任要幫助教會的同工建立工作夥伴以外的真實關係等,將各種關係重新連繫上。

伯特利神學院院長陸輝牧師表示,在系統神學裡,教會的本質性關係包括了上帝與神的關係、在基督裡的聖徒的關係及在聖靈中的相交,因此教會需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建立信徒之間的關係,並建立機制,需要時介入性輔導。

拉法基金會的葛琳卡博士最後以約翰福音15章5節總結,主是葡萄樹,基督徒是枝子,只有連繫於基督內教會才能結出果子,否則離了主我們就不能作什麼,相當精警地為「失聯」的討論作出結論。

此座談會是拉法基金會「2014年整全心靈醫治年會」的一部份,題目是「教會有失聯的現象嗎?如何走向『連繫』導向的牧養?」。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