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初,乐施会职员联同香港歌手林一峰先生及导演彭浩翔先生远赴非洲肯尼亚的贫穷地区卡贾多(Kajiado)及瓦吉尔(Wajir),探访正面对缺水缺粮问题的村民,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况及乐施会项目如何协助他们渡过难关及长远改善生活。
7月24日,乐施会联同林一峰及彭浩翔汇报肯尼亚探访的所见所闻,并发表报告,指出现时非洲的粮食危机是一场无声的海啸,呼吁港人关注非洲眼前需要之余,更应照顾其长期发展需要。
乐施会呼吁国际社会于对粮食危机作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回应后,认真审视现行紧急救援制度是否有效。乐施会最新报告指出国际社会需采取新思维及更多实际行动来回应众多陷于贫穷及饥饿中的非洲人之需要。
该会又发表报告《饥饿之源:非洲粮食危机概观》,警告非洲发生的粮食危机的平均数目从八十年代中至今增加了三倍;报告又指出援助形式的紧急救援行动通常只是能化解部份危机,只有长期支援农业发展、改善基建及社会安全网,才能有效帮助这些脆弱的国家。
纵然粮食援助某程度是有效帮助陷于粮食危机中的人民,但这些援助往往来得太迟、成本太重和太政治化。报告又指出爱滋病、内战及气候变化是粮食危机的主因,国际可以采取行动遏止这些祸患继续蹂躏非洲大地。 乐施会筹募总监陈家明表示:"如果国际社会认真处理非洲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将可以打破非洲多国的灾害及粮食危机的恶性循环。虽然各国花在人道救援的金钱越来越多,但各国政府并不全力支持真正有利贫穷人的长远非洲发展策略。"
陈家明续道:"过去数年,香港乐施会支援了肯尼亚、津巴布韦、厄立特里亚及马拉维等地的社区。我们现于肯尼亚国内三个地区,包括瓦吉尔(Wajir)、卡贾多(Kajiado)及图尔卡纳(Turkana)推行工作,香港乐施会是当地唯一一个支援卡贾多(Kajiado)居民的中国人组织。乐施会现正积极倡议联合国成立长期紧急基金,一旦灾难发生,联合国可更快动用资金进行赈灾。"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指出,在过去二十年,人为粮食危机的比例增加了一倍。乐施会相信这些破坏可以被修补,并呼吁 各大国,特别是美国必需重修审视其粮食援助政策,增加援助及增加当地采购粮食的比例。此外,非洲各国政府应遵守于2003年非洲联盟峰会所订下的承诺:增加农业开支至国家财政预算的百分之十。政府也应该为不断受粮食危机威胁的人民提供长期社会保障计划,并预留资源帮助有需要的人民。
最后,救援组织、捐款者、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应积极使用传统粮食援助之外的方法,包括现金为本的项目,回应粮食危机,以确保非洲的贫穷人得到更持久和更具弹性的援助。
有关乐施会筹款资料可到网站查询:www.oxfam.org.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