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渭文牧师:一切从家庭开始

伍渭文牧师:一切从家庭开始
马太·亨利 (Matthew Henry)

当代喜欢思考的信徒,所景仰的属灵楷模,非潘霍华莫属了。他的狱中书简,情理并茂,感人至深。他诗一样的祷文"一切美善力量",最近在香港社交媒体流行起来,在幽暗的政治低气压中,成为一股牧灵力量。他是近代殉道士的图像(Icon), 位列伦敦西敏寺西大门十位现代殉道士塑像,与美国马丁路德金博士、和苗族牧师王志明(文革时殉道)并肩。

很自然,朗月横空众星沉。当潘霍华大红大紫时,信徒似乎对多如云彩的见证人(殉道士原义)认识不多。

有人另辟蹊径,在早期沙漠教父、中古修士中,寻找有属灵深度的灵魂。但对近代教会的属灵伟人,著墨不多。其实,宗教改革的清教徒大师,比肩中古圣徒,但比修士多了家庭,对如何实践家庭宗教教育,更足为后世效法。

Warren W. Wiersbe 2009年写了《五十位每个基督徒应知道的人物》(50 People Every Christian Should Know),其中不少是清教徒传统人物。作为知名讲员,和讲道学学者,作者善于讲故事,用流畅笔触,介绍五十个现代属灵伟人。书中人物,家传户晓,但经过作者生花妙笔,就活灵活现。他们当然不是所见世,也不是所闻世, 而是所传闻世的属灵伟人。其中亨利马太是当代信徒较忽略的。

亨利马太(Henry Matthews,1662-1712)十八岁前都是在家中接受教育。三岁读圣经,九岁通晓希腊文、拉丁文。亨利喜欢听为牧师的父亲腓利。亨利(Philip Henry)讲道,每次听道完毕,回到房间求上帝把道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

亨利马太1704开始写他的著名的圣经释义(Commentary)。此释义已有一册的浓缩版,其中的创世记、诗篇和四福音释义,充满属灵洞见和牧灵应用。

司布真(Spurgeon)说:每位传道人一生应看毕释义一次。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 )巡回布道时,带著它并跪下来恭读。约翰卫斯理为了把释义送到信徒手中,用心编辑合适他们的版本。

提摩太的成长,外祖母友尼基和母亲罗以,居功至伟;奥古斯丁的母亲为儿子的灵魂儆醒,对教会贡献很大。

一切从家庭开始。所以路德1529年写了小问答,让孩童明白信仰,另写了大问答给家长,装备他们履行教导儿女的职责。路德并说,1520年《论基督徒的自由》和1529年《小问答》是他两部至重要的著作。

亨利马太的母亲(Catherine Matthews)家庭富裕,其父亲(亨利外祖父)反对女儿嫁给一位寂寂无名的穷传道。父亲说:"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女儿答:"是的,但我知他将往何处,和我愿跟他前往。"

当然,亨利的母亲和父亲也知道,他们的儿子将往何方。

家庭宗教教育,急不容缓。

注:伍渭文牧师为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客座副教授,前崇基学院校牧(2000-2013)。

(文章来源:承蒙允许转载自作者脸书。版权属作者拥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