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州:推介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曾維州:推介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看我今天怎麼說》故事講到三位聽障青年,因不同的選擇而展現截然不同的生命態度。
養大一個普通的小孩已經不簡單,要養大一個弱聽的小孩,更不容易!困難越大,見到主的恩典越多!是神看得起你,才把更難的功課交給你!

我作為家中有三位深度弱聽成員的家長(包括我的兒子、媳婦和孫兒), 推薦大家觀看一齣有關聽障人士的港產片《看我今天怎麼說》(The way we talk)。

故事講到三位聽障青年,因不同的選擇而展現截然不同的生命態度。葉子信自小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以身為聾人為榮,用手語活出自信。吳昊倫(Alan)則選擇植入人工耳蝸,努力融入健聽社會,同時擁有口語和手語能力的他,與子信成為莫逆之交。葉素恩自幼接受人工耳蝸手術,艱辛學習口語,雖然說話帶著口音,卻很努力追求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三人因手語結緣,成為好友,卻在彼此的碰撞中看見更多聽障人士生活的困難。面對外界的偏見與制度的不公,他們在聾人群體的暗流中掙扎,尋求突破聲音隔膜的可能,最終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這電影的製作團隊用了很多時間去學習手語和搜集聽障人士世界的資料,客觀地展示了弱聽人士要學口語或手語、做不做人工耳蝸的掙扎和抉擇,展示兩者的利弊, 亦刻劃出聾人群體每天面對的困境, 非常寫實。劇組要開設「手語指導」和「手語副導演」的特別崗位。

導演: 黃修平

演員(三位主角):

兩位是影后影帝: 鍾雪瑩(飾方素恩) 游學修(飾葉子信)

很具潛質的弱聽演員: 吳祉昊(飾吳昊倫) (「昊」=廣大, 讀音「號」)

陳蕾特別出演及演唱電影主題曲《What If》

曾經有學校禁止聾童在上課時打手語, 原意是好的, 就是不想學生因倚賴手語而放棄口語的學習(因這是經常出現的情況, 令教導口語的父母和老師覺得枉費多年心機去教他們講口語!), 因為口語的表達一定是比手語豐富準確的, 對弱聽人士融入口語世界絕對是有幫助的。

但2010年有國際聾人組織公開道歉: 承認這方針是有錯誤, 應該要尊重弱聽人士, 讓他們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溝通方法。

電影中有弱聽人士努力學習口語和手語, 也有選擇「保持真我/擁抱聾人身份/以聾人為榮」!

至於我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弱聽人士(部份失聰、不是全聾的人)應盡量先學口語, 然後再學手語, 要兼學兩種語言, 就可以成為健聽人和弱聽人之間的橋樑, 更有能力去幫助失聰者。

至於全聾的人或深度弱聽的人應否盡早去做人工耳蝸, 這要留待這聾人自己決定做與不做, 因為這手術有成功、有失敗, 但這手術近年是已經漸趨成熟的。

健聽的你要更多體諒和協助聽障者, 有機會就去學習手語, 道成肉身, 了解和協助聾人。而且手語翻譯員亦是一種專業, 有很多政府部門, 例如法庭、警署或醫院都需要用到的。

太太說我的聽覺也越來越差,經常選擇性失聰,將快成為弱聽人士,來看我都要學定手語了!

介紹大家認識一個手語

曾維州:推介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 = I love you. (I L U) (右手掌心向外的)

(曾維州傳道供稿)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