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百農在加利利海西北岸,約旦河入海口附近拿弗他利境內,是新約時代極為重要的一個城邑。主耶穌在自己的家鄉伯利恆不被人悅納就下到了迦百農。那裡成為他最初傳道的中心。耶穌稱之爲「自己的城」(太9: 1)。許多神跡奇事和重要事件都發生在那裏。例如治好彼得岳母的熱病、在會堂趕逐污鬼、醫治百夫長的僕人、呼召彼得、安德烈、雅各、約翰和馬太、設立十二門徒等。迦百農會堂就在加利利海畔彼得漁村旁,那裏是主耶穌最初向世人傳道的地方。主的榮光與足跡遍及那地,熱力彌滿,從那時到如今,至永遠。
2017年我到了那裏,2018年完成油畫《從公元三十年至今的迦百農會堂》。畫作所要表現的就是那裡獨有的氛圍。在古老的石柱間,兩千年來主的榮光充滿,照耀他的子民。畫面構圖與視覺的中心主耶穌的形象彰顯靈性大有能力。耶穌與子民的群像堅立,靈動而絕不沉重。畫作減少了表象細節的描繪,力圖以紀念碑式的形體概括賦予畫面形象以永恆性。濃郁的橙紅色調強化了靈性的熱力。耶穌的形象就是畫面中心的能量源,光與色由那裏升騰擴展。在耶穌形象的上方升起的暖色的雲更加強了這靈性的氛圍。是主耶穌的形象給予了畫面靈性的生命,滄桑古老的石柱及建築細節的適度表現使之既有歷史感又有實體力量,烘托出畫面超越性的古今恆有的感覺。
畫作最主要的表現要素,是耶穌與子民的靈性形象、堅挺蒼蒼的石柱、濃郁而靈動的氛圍。橙紅的色調以及光的表現將由古至今的時間長河呈現在一瞬間的畫面上,使迦百農會堂獨有的空間與能量得以永恆。
耶穌是永活的,祂的榮光永存。祂的拯救之力直達地極。在迦百農會堂,也在今日的教會,也在祂的子民我們所在的每一個地方。從起初,到永遠。
最後還想談一點我畫這張畫及其他基督教藝術作品的相關創作理念。2017年我在「祝福亞洲」藝術展前言《連屬·連接·關聯》中曾經提及到它們。
連屬:藝術創作只有連屬於上帝那真正的創造之源,才有可能從上帝那測不透的豐富中去領略和汲取其中無盡的美與力。暢通藝術的管道,傳遞出自本源的信息。期待上帝以祂奇妙的方式賦予我們藝術的最高境界,生命。讓衪神聖的「無限」穿過我們這平凡的「有限」而有所透漏。基督教藝術創作的主旨最為緊要的就是要連屬於上帝。若沒有這個連屬,作品就不會有靈性的感染力,也不配稱之為基督教藝術了。
連接:要與基督教藝術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傳統相連接。從舊約時代的比撒列到中世紀、文藝復興及至現代的諸多大師,他們用各自特有的畫種形式之美,傳遞出至高靈性的信息。我們應該也有必要將自己的藝術表現形式與這麼偉大的歷史傳統相連接。依據上帝所給予我們當下的啓示,用我們的作品傳遞出上帝在我們時代的永恆光芒。
關聯:我們的創作必然會與自己的民族文化環境及背景、個人生命經歷及靈性成長有所關聯。這些因素在基督教藝術中的存在,應當會豐富基督教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內容,而且這樣還將惠及作者所屬的民族文化。
神在這個世界。祂是這世界的光。祂要我們基督徒學習作光。我感謝上帝給予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人同工的榮耀。
專欄作者黃斌,1993年在洛陽受洗,希望用畫筆和文字讚美主。曾任大學教授和旅德畫家,退休後希望以保守主義的現代油畫創作者和文化學者的姿態作主僕人。
【當代藝粹】專欄由《基督日報》與「香港藝術動力」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