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深差传工作者鲁易斯布殊(Luis Bush)首次提出"10/40之窗"的概念,意指赤道以北10度至 40 度的一大片长方形地区,横跨东南亚一带、印度、中东、直至非洲西岸,包括了62个国家,人口约40亿,是最多"未得之民"的聚居点,也有人称之为"抗拒福音之地带"。这些地区多信奉回教、印度教等,因受著政治等的因素,长久以来都不容许宣教士入境,当地基督徒更受尽逼迫,只能偷偷传教。
李昂和莉丝夫妇偶尔发现,"红花国"的教会曾差派几千名基督徒参与跨文化宣教工作,可惜当中七成人铩羽而归,究其原因是工场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原身的大大不同,以致无从调适,相当可惜。
于是,李昂夫妇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为"红花国"的基督徒开办跨文化宣教训练。课程除了包含圣经翻译元素,又让学员学习"10/40之窗"国家的语言和语法,并研习当地宗教的教义及特质。另外,他们的团队又尝试向该国的教会领袖传达圣经翻译的异象,希望领袖看见这是项值得让其年轻信徒投身参与的事工。
经过团队多届的努力,截至今年的六十名毕业生当中,约半已经踏上宣教教场,所服侍的国家跨越东亚、东南亚、南亚、至中东和北非。
事奉之路限制多
培训"10/40之窗"的人材并不容易,加上受训信徒来自福音封闭国家,更为培训宣教士加上不少阻碍。以圣经翻译的工作为例,教会和学员都未真正准备好参与圣经翻译事工,而且合适教材和人才不易找到:"能编制这个课程的,必须同时熟悉语言学多个专门范畴,如语音、语法、语义等,又能操流利的红花语,因此很难有合适的人选。"
除了教材的限制,人手不足、人脉单薄,签证出国本身就足以成为阻碍,曾有要出国受训的"红花国"信徒因宗教关系而签证迟迟未批,更只获发三个月的旅游签证,以致五个月的课程被迫浓缩为三个月。
不过,纵然事奉之路艰巨又漫长,但李昂和莉丝每当想到毕业生们宣教的成功例子,都不禁会心微笑:"有一位男生到了柬埔寨,一边在有机农场工作,一边学话,每个主日就在当在的教会帮忙,事奉得很起劲。"
"你几乎可以感觉到,那是神的手把所有事情合起来的成果。"李昂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