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日早堂研经会‧耶稣的神迹不是肉身的医治,乃是建立敬拜神的群体的神迹

鲍维均呼吁教会打破两下阻隔的墙,建立真正合一的群体

早上研经会由楼恩德牧师主持,开始祷文约如下: "感谢你,你是我们的磐石、我们的山寨。有时我们会软弱,但你的膀臂扶持我们。你知道我们心灵的干涸、我们的需要。求你的话语每一天临到我们。" "过去4天你给我们你的话语,每日的吗哪。愿我们众人心存谦卑、饥渴慕义、乐意行道的心,领受你的话语。你的话像雨雪从天而降,不单滋润我们众人的心、更叫人多结果子。求你你在我们当中,与我们同在。求你恩待讲道的、翻译的,以致众人有所领受。祈祷交托,奉主耶稣基督名求。" 鲍维均牧师讲道:"来跟从我" 早堂研经会为鲍维均牧师讲道。讲题为"来跟从我",经文选自马太福音9章18至26节。 鲍牧师说,很多人认为马太福音第8、9章重要性不高,原因有几个: 1. 人们以为前面5至7章登上宝训是福音书精华,所以觉得后面不用看,但这想法是不正确的; 2. 看了登山宝训后,觉得做不到耶稣所说的要求,因此也不愿再看后几章; 3. 人们看重耶稣的言训,少提及耶稣的事迹,很多只著重十字架和复活; 4. 马太福音第8、9章予人零散感,没有其他章节的秩序,因此觉得不重要。 马太福音8、9章里有对教会非常重要的讯息 但鲍牧师说这两章看似零散:里面夹杂医治神迹的记载、大自然界的神迹和呼召人的经文。他认为有两个可能原因: 1. 马太写时有很多故事,因此把零散的神迹故事随意放在两章里;但马太是很仔细的人,这可能性不大; 2. 这两章合起来有什么意思呢﹖若神迹的记载只为让人知道耶稣的能力,只需写数个便够了。但鲍牧师认为这两章写与教会有很大的关系,里面有对教会非常重要的讯息。 耶稣所行医治的神迹与群体的关系 鲍牧师特别以9章18节一个特别的神迹说明第8、9章与教会的关系,这经文的特别之处是在神迹里夹杂了另一个神迹,而且作者明明告诉读者要两件事一起看。 这经文有两个重点: 1. 与基督有关系 登山宝训结论在7章28节,说众人都惊讶于耶稣的教导,充份表现耶稣教导权柄;而8、9章写了耶稣行的许多神迹,则描绘了耶稣行动的权柄,两者同样是权柄的彰显。两个神迹故事里记载了管会堂的和百夫长——外邦和犹太人的领袖都要跪拜耶稣,显现耶稣独有的位格。但鲍牧师更强调这经文与教会的关系。 2. 与群体有关系:新群体的建造 鲍牧师认为这些故事与教会有很大关系,且经常被忽略。 这两个故事有两个共通处有二: 第一,两个女人都是不洁的妇人,在当时极受轻视; 第二,耶稣都触摸她们,令犹太人吃惊非常。犹太人特别重视要与外邦人的分别特别强调安息日、割礼和洁净的礼,与外邦人划清界线。但这时耶稣与不洁的人接触,鲍牧师说这不是一个表现耶稣的威势的医治故事,乃将犹太人的群体拆毁,表示耶稣时代是新的群体建造时。 耶稣的神迹不是医治,乃是"圣殿祭礼"的问题 鲍牧师指出马太福音8、9章记载的多个神迹都有共通点:每一个被医治的都是不洁的群体,女性、外邦人、不洁的,但耶稣都伸手摸他,这是犹太人绝不会做的,里面不是强调医治的问题,而是圣殿祭礼的问题。 耶稣的神迹不是医治,乃是"谁能成为神的子民"的问题 谁能成为神的子民﹖谁最有资格做到耶稣在登上宝训要求﹖不是外邦人,乃是最不被接纳的群体。 在8章提到耶稣医治了被社会隔离的痲疯病人、不被接纳的种族、以及因性别被轻看的,甚至最不洁净的被鬼附的人——最不洁的群体仍被神医治,鲍牧师说这是作者马太的重点:不是独立的讲神迹,乃是显出"谁可接受神的恩典"的问题。 这些被医治的人是犹太人最不接受的群体,但8章12节耶稣说:"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鲍牧师说了很深刻的道理:不洁净的群体得到神洁净,成为神国的子民,但表面忠于神的犹太人群体假如不回应神的呼召,反不能参与神国度的建立过程。 耶稣的神迹不是肉身的医治,乃是跟从耶稣的呼召 8至9章医治神迹不是肉身的医治那么简单,而是群体的问题:跟从耶稣的都是被弃的群体。 在9章12、13节耶稣说了震撼性的话,"我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而整个9章耶稣所医治的,都是在犹太人眼中不能到殿里敬拜的人。 鲍牧师说这经文的震撼处是展示了一个群体的建立——一般不能朝见神的人能朝见神,但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让他们能参与建造神的工作。 有人认为今天采用的经文是讲医治。但鲍牧说:"你错了,是讲跟从。"谁可跟从呢﹖是耶稣医治的、被遗弃的群体。这解释了为何在马太福音8、9章的神迹故事里掺杂了与"跟从耶稣"有关的经文。 鲍牧师说,每一个人,包括不洁的人都可以跟从耶稣。 "创造能敬拜祂的群体"的权柄比医治的权柄更大 鲍牧师又再次回到耶稣权柄问题。 在旧约圣经里,耶和华独有的权柄是在大自然创造天地、控制邪恶势力。但鲍牧师说,出埃及记可说是创世纪的高潮,神的创造里,比创造大自然更伟大的创造,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所完成新的群体:创造可敬拜上帝的新群体。 在马太福音8、9章中,耶稣权柄的彰显有三个方式: 1. 在海上行走:显示耶稣创造及控制海洋的权柄 2. 医治疾病:显出耶稣权柄,但仍不是彰显权柄的最大工作 3. 创造能敬拜祂的群体:8、9章就是讲这样的权柄。 教会:不论男女、老幼、外邦选民一起敬拜神的群体 神会复兴人,但最终目的不止这样,最伟大的是建立教会。 香港教会有不少群体:不同民族、移民、新移民、外佣等,但鲍牧师认为基督徒最弱的,就是接受不洁净的群体——很难看到不同教会的合一。 鲍牧师说:"教会的失败不在于培灵,乃在合一。"保罗最重要的书信罗马书,就是讨论犹太人和外邦人如何共处的问题。 罗马书1至8章讲的是个人如何得救上天国的问题,16章是问安的一章,但显示了真正教会的缩影:男女老幼、外邦犹太一起敬拜神的群体。鲍牧师说人与人中间的墙的破碎是神国彰显,撒旦没落。 你熟悉圣经、常常灵修很多未必能令外邦人感动,但教会合一的爱更能令人感动 今天基督徒往往只注重个人,只著重神如何医治我们,却忽略圣经"两合而为一"的吩咐。鲍牧师说,只有神的爱可改变未信者的心,以致外面人看教会可看到神爱的奇妙。我们做到是彰显神爱的能力,接纳不洁的群体更能令福音传开,这比在海面上行走更厉害。 "你熟悉圣经、常常灵修很多未必能令外邦人感动,但教会合一的爱更能令人感动。"在神创造大自然、行医治等神迹中,最高潮的是建立新子民来敬拜他。 鲍牧师说要求神让我们这不洁的人的群体成为见证神的群体,让别人见到我们著有基督的爱,让我们不要成为福音的拦阻。 最后鲍牧师带领大家低头祷告,祷告内容大概如下: "父啊我们感谢赞美你,因我们本是不洁群体,但你仍拯救我们,因十字架爱的缘故。求你教我们时常回想你爱的甘甜,但不单单停留在回想,更叫人看到爱的流露,以致我们当中可以见到不同种族、残疾、不同阶级的人,同一敬拜真神,让你成教会主宰。求神的恩典在我们群体里运动,让福音在我们里头彰显。祷名奉主名求,阿门。"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