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虐待兒童會:以正面管教替代「巴掌」

防止虐待兒童會:以正面管教替代「巴掌」
防止虐待兒童會4月28日舉行「沒有巴掌日」社區教育活動,呼籲禁止體罰兒童,鼓勵以積極正面的方法管教兒童。
防止虐待兒童會響應4月30日國際「沒有巴掌日」,特別於上週六(4月28日)舉行「沒有巴掌日」社區教育活動,呼籲禁止體罰兒童,鼓勵以積極正面的方法管教兒童,建立一個安全、和諧及關懷的社會。

「沒有巴掌日」源於1998年美國,後國際社會將每年4月30日定為「沒有巴掌日」,呼籲停止體罰、以非暴力方法管教兒童。防止虐待兒童會自2005年起每年響應「沒有巴掌日」,推行倡議及教育活動。

防止虐待兒童會指出,體罰為兒童帶來不少負面影響,造成情緒低落、精神不集中、缺乏自制能力等,影響身心健康。體罰既不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錯誤,亦破壞家庭和諧,更甚的造成兒童仿效暴力行為,建議應該停止體罰,而用積極正面的管教方法教育兒童。

該會還指出,不少虐兒個案的施虐者由誤以為造成較少傷害的體罰開始,然而體罰的嚴重程度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步升級,變成身體虐待。

總幹事何愛珠表示,體罰對兒童造成的傷害更不止於身體上的痛楚,還會在心靈上留下永不磨滅的烙印,這種暴力行為更有可能一代接一代承傳下去。故此管教兒童是需要的但必須使用非暴力的方法。

該會還作出多點建議,包括促政府設立兒童事務委員會,制定長遠的兒童發展政策,亦建議建議政府仿效其他國家立法禁止體罰,包括家庭層面的體罰,實行對體罰兒童零容忍。同時該會亦促請政府為家長及公眾提供教育及支援,幫助他們掌握合法和正面的管教技巧。 現時全球有32個國家立法實施全面禁止體罰,保護兒童在任何地方免受任何形式的體罰,包括家庭中的體罰。這些國家包括:瑞典、芬蘭、挪威、奧地利、塞浦路斯、丹麥、拉脫維亞、克羅地亞、保加利亞、以色列、德國、冰島、烏克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希臘、荷蘭、紐西蘭、葡萄牙、烏拉圭、委內瑞拉、西班牙、多哥、哥斯達黎加、摩爾多瓦共和國、盧森堡、列支敦士登、波蘭、突尼西亞、肯亞、剛果共和國、南蘇丹。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