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Sir:四十歲前要做的事 編輯室 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 上午6:49 剛慶祝了自己的三十九歲生日,喜歡訂立目標的我,這一年好像有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還有一年就四十歲,究竟在四十歲前還有甚麼想完成呢?我把這問題與我身邊都是三十來歲的朋友分享,他們都有不同的目標,有些說想在四十歲前升到某一個職位、有些說要買到自己的dream car、有些說要多生幾個BB、有些就說希望可以早點退休,而我呢?我的妹夫都問我這個問題,他說:「呂sir(他都是這樣稱呼我的),你好像有甚麼想做的都達成了,你想出書、創業、讀書,好像都已完成,你還有甚麼目標嗎?」沒錯,這十年的拼搏,好像已達成了很多的目標,但我當然亦有很多目標還未完成,但這些都是更長期的目標,而不是短短一年可以完成,例如:我想成立一個專門協助單親人士的組織,但要運作得好,當然需要很長的時間。 對,我已想到第一個想在今年開始的事情,就是希望把籌謀了兩年的「單親心晴」協會落實推行,因為以往我籌辦的「關愛零分同盟」可能會隨著會考的結束而完成其歷史使命。我來自單親家庭,而我遇到很多學生或朋友都是來自單親家庭,既然我有一些資源和網絡,我深信可以為單親家庭的小朋友和家長出一分力。 至於第二件想在今年完成的事情是學習法文,因為我經常鼓勵朋友,以一年為清晰的時間藍圖去學習一樣新的事情,我選擇了法文來挑戰自己。誰不知開始了三堂後,我有很深的體會與反思。其實,三堂我只上了兩課,因為其中一課我要到一間教會講道,故缺席了第二課。在第一課初次接觸法文的我,無所適從,完全跟不上老師教的發音、單字。缺席了一課後,第三課回去坐在課堂,更是如走進了五里霧內,更糟糕的是老師走在我旁叫我嘗試發一個舌根音的字(Très heureus),結果我連發了三次,老師的回應都是:錯、錯、錯,那一刻我感到面紅耳赤,不知如何是好,記憶中已很久未試過這種挫敗的感覺。下課後,駕車回家,突然想到現在每星期跟我學習英文的同學,他們或許坐在課堂裏,就是有我那一刻的感覺。我望著教室白板上的法文,就如同學望著我在白板寫上的英文,我以為我講得很清楚,但可能原來有些同學都會跟不上的。 各位正在努力學習某語言或某技術的讀者,我深切明白你現在的感受,或許有些人已想放棄、或許有些人想盡千方百計找一些像是很有道理的藉口來逃學,但請你們繼續努力,你當初報讀那些課程一定有你的理由,就當這是挑戰自己的機會。為了對自己還有一年就四十歲,我會好好善用這一年,學好法文,盼望下年十月我會跟大家匯報我的消息,我更希望一眾讀者能夠跨越你面前的學習困境,努力!支持你們!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