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拴在祭坛角上" 多个教会见证邓端美教士生命

「一生拴在祭坛角上」 多个教会见证邓端美教士生命
筹委会邀请邓教士广州的侄儿侄女前来参加。(图片:播道会恩泉堂)
「一生拴在祭坛角上」 多个教会见证邓端美教士生命
众多堂会、姊妹团契及信徒齐聚追思。(图片:播道会恩泉堂)
4月7日晚上7时半,包括九龙灵粮堂、九龙城潮语浸信会等10个基督教团体假九龙灵粮堂联合举办了邓端美教士追思礼拜。

一生经历挑战今人信仰

北宣退休牧者胡钦牧师为礼拜祈祷,陈黔开牧师以《祭坛的挑战》为题证道。

陈牧师开题即强调邓教士的信仰生命给今日众人很大的挑战。她原先想跟随父母的道路,带著医生的职务,不单医人身体还治人灵魂;但后来神感动下,她放弃带职事奉的想法,完全顺服神的旨意走全职侍奉的道路,一生被神拴在祭坛的角上。

此外,邓教士领受了单身侍奉的独特呼召。虽然她这一生在不同的地方得到同工们很热心的招待,但无论什么地方,陈黔开牧师所见到的邓教士是"用自己的双手煮自己的饭,然后下功夫学习神的话语,努力侍奉喂养神百姓"的教士。

最后,邓教士给大家挑战是,中国人常讲的"忠孝不能两全"她做到了。邓教士在香港任何时候都尽己之力照顾母亲。70年代每周几个晚上都需要送母亲到一个聚会,自己马上赶到另外的聚会点带领团契。神呼召她去北美,她给陈牧师分享内心对母亲的担忧,但她交托给神,把母亲安顿在老人院后马上出发去了纽约。在纽约的教会安顿下来之后,再把母亲接过来照顾,直到母亲安息主怀。

众人见证感人生活

四位代表做了怀念的见证。乐道会张志华牧师见证说:"3年前,邓教士在香港,病到眼睛都不能看清楚了,却从沙田赶去香港仔看望患糖尿病的三四十年前教过的神学院学生。"灵粮堂林谢丽琼长老见证说:"美国追思礼拜结束后个个都说被邓教士骂过,我自己也是被骂很多的,但都感受到这里面很深的爱的关怀。"

一生经历

邓端美教士生于1924年8月11日,父母是热心的基督徒。她13岁时悔改得救,14岁听到五饼二鱼的圣经故事,就奉献自己,求主使用。 因见到父母作为医生帮助多人,她自以为作护士,可医治病人然后向病人传福音。但在读护士学校时受感知道神乃要她全职全时间作主工。且一日读经读到林前7章32至35节时,明白了保罗对独身的看法,立即向神祷告说:"神啊!你知道我的弱点,若你以为好,赐我独身的恩典。"

邓教士蒙神恩典进入广州圣经学院(播道神学院前身)受造就,二战期间毅然参加布道队到中国内陆传福音,经历种种困难及危险。战后返回母校广州圣经学院教书13年,再接受神的感动作自由传道20年,在香港、东南亚、北美等各处讲道。

1982年移居美国,先在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工作一年,83年开始在纽约中华海外宣道会侍奉11年。中宣会的宪章规定,同工到65岁可以退休,但教会热切挽留直至70岁才离职退休。退休后每年4个月到中国、香港及亚洲各地传福音。03年身体发病,但内心一直有平安喜乐,全无挂虑,羡慕天家。直至2006年2月2日回到父神怀抱。

10个教会团体参与追思礼拜

"邓端美教士追思礼拜"主礼教会及团体包括九龙灵粮堂、九龙城潮语浸信会、九龙塘宣道会、乐道会深水埗堂、基督教基恩会、礼贤会九龙堂、播道会恩泉堂、九龙城浸信会妇女部、中华基督教会香港闽南堂妇女部及宣道会北角堂姊妹团。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