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拴在祭壇角上」 多個教會見證鄧端美教士生命

「一生拴在祭壇角上」 多個教會見證鄧端美教士生命
籌委會邀請鄧教士廣州的侄兒侄女前來參加。(圖片:播道會恩泉堂)
「一生拴在祭壇角上」 多個教會見證鄧端美教士生命
眾多堂會、姊妹團契及信徒齊聚追思。(圖片:播道會恩泉堂)
4月7日晚上7時半,包括九龍靈糧堂、九龍城潮語浸信會等10個基督教團體假九龍靈糧堂聯合舉辦了鄧端美教士追思禮拜。

一生經歷挑戰今人信仰

北宣退休牧者胡欽牧師為禮拜祈禱,陳黔開牧師以《祭壇的挑戰》為題證道。

陳牧師開題即強調鄧教士的信仰生命給今日眾人很大的挑戰。她原先想跟隨父母的道路,帶著醫生的職務,不單醫人身體還治人靈魂;但後來神感動下,她放棄帶職事奉的想法,完全順服神的旨意走全職侍奉的道路,一生被神拴在祭壇的角上。

此外,鄧教士領受了單身侍奉的獨特呼召。雖然她這一生在不同的地方得到同工們很熱心的招待,但無論什麼地方,陳黔開牧師所見到的鄧教士是「用自己的雙手煮自己的飯,然後下功夫學習神的話語,努力侍奉餵養神百姓」的教士。

最後,鄧教士給大家挑戰是,中國人常講的「忠孝不能兩全」她做到了。鄧教士在香港任何時候都盡己之力照顧母親。70年代每週幾個晚上都需要送母親到一個聚會,自己馬上趕到另外的聚會點帶領團契。神呼召她去北美,她給陳牧師分享內心對母親的擔憂,但她交托給神,把母親安頓在老人院後馬上出發去了紐約。在紐約的教會安頓下來之後,再把母親接過來照顧,直到母親安息主懷。

眾人見證感人生活

四位代表做了懷念的見證。樂道會張志華牧師見證說:「3年前,鄧教士在香港,病到眼睛都不能看清楚了,卻從沙田趕去香港仔看望患糖尿病的三四十年前教過的神學院學生。」靈糧堂林謝麗瓊長老見證說:「美國追思禮拜結束後個個都說被鄧教士罵過,我自己也是被罵很多的,但都感受到這裏面很深的愛的關懷。」

一生經歷

鄧端美教士生於1924年8月11日,父母是熱心的基督徒。她13歲時悔改得救,14歲聽到五餅二魚的聖經故事,就奉獻自己,求主使用。 因見到父母作為醫生幫助多人,她自以為作護士,可醫治病人然後向病人傳福音。但在讀護士學校時受感知道神乃要她全職全時間作主工。且一日讀經讀到林前7章32至35節時,明白了保羅對獨身的看法,立即向神禱告說:「神啊!你知道我的弱點,若你以為好,賜我獨身的恩典。」

鄧教士蒙神恩典進入廣州聖經學院(播道神學院前身)受造就,二戰期間毅然參加佈道隊到中國內陸傳福音,經歷種種困難及危險。戰後返回母校廣州聖經學院教書13年,再接受神的感動作自由傳道20年,在香港、東南亞、北美等各處講道。

1982年移居美國,先在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工作一年,83年開始在紐約中華海外宣道會侍奉11年。中宣會的憲章規定,同工到65歲可以退休,但教會熱切挽留直至70歲才離職退休。退休後每年4個月到中國、香港及亞洲各地傳福音。03年身體發病,但內心一直有平安喜樂,全無掛慮,羡慕天家。直至2006年2月2日回到父神懷抱。

10個教會團體參與追思禮拜

「鄧端美教士追思禮拜」主禮教會及團體包括九龍靈糧堂、九龍城潮語浸信會、九龍塘宣道會、樂道會深水埗堂、基督教基恩會、禮賢會九龍堂、播道會恩泉堂、九龍城浸信會婦女部、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婦女部及宣道會北角堂姊妹團。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