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派領袖、愛家協會創辦人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安息主懷

福音派領袖、愛家協會創辦人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安息主懷
詹姆斯·C·杜布森博士(Dr. James C. Dobson)(圖:Dr. James Dobson Family Institute)
美國福音派傳奇領袖、《愛家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創辦人詹姆斯·C·杜布森博士(Dr. James C. Dobson),於8月21日清晨安息主懷,享年89歲。作為一名基督徒心理學家,他是福音派信徒的屬靈導師,亦是傳統家庭與聖經價值觀的旗手。

影響一代的屬靈領袖

杜布森博士是心理學家、《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廣播名人堂成員,並曾擔任五位美國總統的顧問。他畢生致力於推廣聖經價值、鞏固婚姻、裝備父母,強調家庭在社會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眾多福音派領袖悼念杜布森博士。葛培理佈道協會主席葛福臨牧師(Franklin Graham)在悼文中寫道:「杜布森博士是家庭的堅定捍衞者,他在堅守道德與聖經價值方面,堪稱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近半個世紀以來,他是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領袖之一。他為耶穌基督所留下的影響和遺產將世代長存。」

詹姆斯·杜布森家庭機構(Dr. James Dobson Family Institute)公共政策資深副總裁蓋瑞·鮑爾(Gary Bauer)則稱他為「先驅——一位深具信念的人,他的聲音塑造了幾代人對信仰、家庭與文化的理解。他以勇敢的領導力、正直與憐憫,幫助無數家庭在價值觀變動的時代中得以興旺。他是一位導師、一位輔導者,也是動盪時代中堅定的真理之聲。」

屬靈家庭的傳承

1936年,杜布森出生於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他的父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牧師。雖然出身信仰家庭並以篤定的信念著稱,但他年輕時也一度叛逆。16歲時,他曾與母親頂撞,母親隨即致電遠在千里之外的父親。父親毅然取消連續四年的佈道行程,乘火車趕回家中陪伴他。這一舉動徹底改變了杜布森的人生。他後來回憶説:「父親透過這樣的犧牲投資在我身上,把我從邊緣拉了回來。」

然而,他並未像先祖一樣走上講台,而是選擇學術道路,成為南加州大學的兒童心理學家。他逐漸對家庭的快速衰敗產生憂慮,並開始透過心理學與媒體事工回應這一挑戰。

《愛家協會》與廣播節目

1977年,他攜妻子雪莉以及兩個孩子離開大學職位,開始了《愛家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廣播節目。該節目從最初的34家基督教電台,逐步發展到遍及150個國家的7,000家電台,每日觸及2.2億聽眾,被翻譯成27種語言,成為全球最大型的信仰機構之一。

1989年,杜布森在連環殺手泰德·邦迪(Ted Bundy)行刑前一天對其進行採訪。邦迪向他表示,暴力色情導致了其駭人行為。這場爭議性採訪最終為《愛家協會》帶來超過一百萬美元的收入,其中60萬美元捐給了反色情與反墮胎機構。

2009年,由於與繼任者存在「重大的理念分歧」,杜布森離開了《愛家協會》,並創辦了全美聯播的「家庭談話」(Family Talk)節目。該節目每週吸引超過50萬人收聽,勉勵信徒守護按照聖價值觀經所定義的家庭。

杜布森畢生出版超過70本著作,包括《敢於管教》(Dare to Discipline)、《女人要你懂她》(What Wives Wish Their Husbands Knew About Women),核心始終是以聖經真理守護家庭。他説,自己對基督教家庭事工的熱情始終不減:「所有傳統觀點如今都在被攻擊,我們數千年來對家庭的信念正在被質疑和瓦解。家庭確實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影響美國文化與政治

杜布森博士還創立了「家庭研究委員會」(Family Research Council),並擔任過包括羅納德·里根在內的五位美國總統的顧問。他最近一次公共角色,是在川普總統任內加入「福音派行政顧問委員會」。

他亦是1994年「捍衞自由聯盟」(Alliance Defending Freedom, ADF)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並在「家庭研究委員會」的成立與早期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ADF在悼文中表示:「他勇敢的領導力和對福音的堅守塑造了許多人的生命,並將在他離世後繼續延續。我們深信他已凱旋進入救主的懷抱,聽見那句話:『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畢生為家庭而戰

杜布森畢生為家庭而戰,為傳統婚姻而戰,並幫助父母培養敬虔的孩子。據稱,CBN新聞曾問他在同性婚姻法和跨性別議題衝擊下是否會感到氣餒時,他回答説:「當然會,因為家庭是基礎。整個文化的根基就是家庭。我們的制度、政府、生活方式、價值觀、孩子——一切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89歲高齡時,杜布森仍在其位於科羅拉多州的辦公室裡工作,繼續推廣聖經價值觀。他的辦公室可眺望比14,000英尺還高的派克峯(Pike’s Peak)。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仍是教導孩子愛耶穌。

對他來説,沒有什麼比向孩子介紹耶穌基督更重要的事了。「如果你沒有做到這點,而孩子在未悔改的狀態下死去,根據我的神學認知,你將再也見不到他們。這樣想就能看清全局……所以能有機會影響家庭,對我來説是一種極大的喜樂。

影響與爭議並存

杜布森博士的多部著作被翻譯為中文,對華語家庭產生深遠影響。包括《讓孩子自信地過一生》、《如何培養有個性的孩子》、《正當青春期》、《培育男孩》、《愛必須自尊》、《勇於管教》等。其中,《勇於管教》初版於20世紀70年代,正值西方文化逐漸對傳統失去信賴、轉而依賴專家的年代。在育兒領域,傳統原則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有人主張父母不必展現親情或幹預孩子的成長。杜布森的著作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廣受持傳統價值觀的家庭歡迎。

然而,杜布森的教導也引發質疑。正如鮑謹在《詹姆斯·杜布森的福音:自尊與心理學》中所言,「數不清的基督徒仰慕他,將他視為生活上一切問題的權威,因為他同時擁有現代教會所看重的『心理學家』與『基督徒』的雙重身分。」批評者認為,他的事工過於倚重心理學,尤其是「自尊」的概念。雖然他強調教導源於聖經,但心理學語彙卻深深滲透其中。

鮑謹進一步指出:「為了要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杜布森提醒他們,上帝愛他們,但杜布森忘記了教他們敬畏上帝。只有敬畏上帝才可取代懼怕人;那些懼怕人的,他們不夠敬畏上帝。敬畏上帝的人才認識神。」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