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绍昌牧师:卡卡淑女,何子好逑

作者: 吕绍昌牧师 在网路世界里,谁是当红人物?一个艺名叫Lady Gaga的流行女歌手。 谁最擅长利用网路自我推销?当然是卡卡淑女。 在台湾,她的艺名被译为"女神卡卡"。她本名为Stefani Joanne Angelina Germanotta,在纽约发迹,出道成名至今不过三年。她创造记录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到七月一日为止,她的单曲"坏罗曼史"(Bad Romance)在YouTube的浏览次数将近四亿;是首位在YouTube浏览次数突破十亿次的艺人;脸书的粉丝超过三千九百万人;推特的追随者一千一百万人。甚至美国总统欧巴马在网路上的魅力都不能匹敌,无法掠其锋芒。她的粉丝遍布三教九流,但四分之三是女性,绝大部分是很年轻的女子。今年,卡卡才 二十四岁。 卡卡淑女的崛起 卡卡的崛起多少是个令人费解的惊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想的社会现象。七月初,她到台湾巡回演出,簇拥这么强大的国际名声,并台湾高举多元宽容精神的加 持,甚至有几分追求流行热闹媚洋的文化中,造成轰动旋风完全是意料中的事。在一衣带水的全球华人社会中,必然会涌出一定程度的波浪涟漪。 第一次更深入知道卡卡淑女,是今年六月外出去教授神学讲座,途中与一个音乐家谈起了音乐,提到了Lady Gaga,才知道原来在音乐专业人士的眼中,她有古典音乐深厚的底子,风格兼容并蓄集大成,确有几把刷子。在演唱会上,卡卡所提及的艺术界人事,包罗各样 路数,琳瑯满目,有令人惊奇的多元。这两年来的公演中,不论是揉合数百种后现代流行的艺术脉络,或是她自己的创作,卡卡都展现出原创性。有文化评家对卡卡的吹捧几乎到了盲目的地步,甚至忘记卡卡是歌手,却预言她将与莫内、梵谷、毕卡索等绘画艺术大师同列殿堂。 卡卡淑女能迅速在歌坛窜起,特异独行是一项重要的组件。搞怪,在旧文化中,通常是不敢嚣张地出现在大庭广众中,因为多少还是担忧主流文化的压力与攻击。然而在今天后现代文化社会中,许多禁忌已经消失的荡然无存了。特异独行俨然已经登上社会中坚份子的宝座。卡卡更是前卫,将偏锋文化高调地张扬在网路与社群媒体之上,作为个人表现的舞台。争议性可能是她魅力之所在,而卡卡淑女绝对拥有挑起争议的天份。她的崛起也与这种性格,以及所塑造出来的形象有相当关联。如此说并非有意诋毁她的艺术天份,但若将她的"使坏"特色除去,纵然她不殒落,也必然会大量失血黯然逊色。 简约的说,她的争议性经常是藉著混淆,甚至颠覆传统价值观点来表现。这在后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成为常态,而所不同的是,卡卡淑女挟著巨星的光环,拥有无法 消音的发言权。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宗教信仰等,无一不受到波及。卡卡的演唱会从来不缺乏放肆大胆的色彩、性、狂、雷、和癫,以及充满各样性暗示的象喻。她自称卡卡淑女,然而就审美观点与行为准则而言,她绝没有给传统淑女任何一分半毫的空间。对宗教界,她的歌曲"犹大"肆意暧昧,脱离了历史与经文原意,宗教团体自然难以消化。大多数信众将此歌曲视为亵渎,其实也并非无的放矢。而她的粉丝就是欣赏歌曲中的种种暧昧隐喻的调调儿,且大有人在。她的新曲与专辑"Born This Way"(天生如此)也是一如以往的风格,表面上是接纳肯定自我,同时却剥夺了自我反省的空间。这混淆的信息恐怕将误导不少正在寻求价值与自我定位的年轻人。 卡卡淑女,怪兽之母 我们可以选择不喜欢卡卡淑女与她的独特音乐,但无需害怕。有人害怕卡卡,因她的影响力太大,太病态。有人厌恶她,因为她从不厌倦挑战既有的主流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刻意触犯社会禁忌,制造偏锋的伦理议题,譬如评议宗教,支持同性恋,自爆是阴阳人等争议性言论。将艺术原创性与特异独行揉合成为一个风潮,竟然轻易的征服了无数饥渴的灵魂。这是因为她独特的魅力吗?是她的艺术天分吗?恐怕都不尽然。或是她擅长哗众取宠吗?这仅是表面的现象。 她博粉丝感情的功力,是当今天下第一人。卡卡的粉丝争怪斗艳,争相扮演"小怪兽"。有人视她为妖魔化身,但她的粉丝对她可是顶礼膜拜有如神明。卡卡在今年 五月为Google Chrome所拍的广告,不但魔力四射,简直是一种宗教狂热。在广告片头中,是卡卡的官网号令四方怪兽的召集令:"众小怪兽,听令!"影片结束时的文字竟是"卡卡淑女,怪兽之母"。影片中尽是全球粉丝模仿卡卡的歌曲,打扮造型与卡卡一样搞怪无厘头。卡卡擅长给粉丝灌迷汤,常肉麻暱称歌迷为"小怪兽",或者 "你们都美丽动人"、"无论妳们是谁,都是超级巨星。"、"释放你们内心的怪兽吧"等。粉丝的狂热当然会有另寻追捧对象的时候,但现是卡卡呼风唤雨的时刻。 就这些社会现象,女神卡卡本人当然值得观察,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恐怕是被她塑造激发出来的万头窜动小怪兽们的现象。卡卡与这群小怪兽已然遍及各个阶层与角落,放胆傲然的标榜特立独行的价值观,模糊了叛逆与创新的边界。对于不认同卡卡的行径与价值观点的人而言,女神卡卡跟她的信徒可能只是一个游走在艺术魅 力与群众动力之间的庸俗文化,是一种病态。有人认为,女神卡卡是哗众取宠的丑角,一旦拿掉肤浅的商业包装与行销,卡卡淑女并无真正的艺术价值。 面对世俗和文化的挑战 然而,为何卡卡淑女的言论行为与歌曲会对数目无比庞大的粉丝产生近乎催眠的作用?从她的歌曲、大胆暴露的搞怪衣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语中,这些年轻女子为何可以得到满足?如此疯狂追星搞怪的现象,似乎可以如此解读:世界上仿佛有数不清的卡卡淑女,大大小小的,大庭广众的与房间密室的,而卡卡淑女释放了他们。她释放了一些人性中普遍存在,但经常被主流文化与价值观压抑的部分。潘多拉的盒子,一直是能者与智者不愿意打开的,因其易开难收。 面对这些光怪陆离,甚至悖逆常理与伦理的社会现象,基督徒或觉得无力,或悲悯,甚或气愤不平,但我们仍然需要继续主动关注,并回应这些社会现象。自从教会设立以来,社会世俗化向来是常态,教会与世界往往是朝向不同方向发展,因此基督徒就经常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上为神的国奋斗。我们也当知道,上帝国度的进 程终究不受这些社会现象的拦阻。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圣经的劝勉仍然是历久弥新:"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2) 什么是上帝可喜悦的旨意?基督徒需要不断以基督真理的仁义与圣洁来影响这个世代。在艺术与大众媒体上,这是值得每个基督徒,尤其是教会领袖、家长、教育家、政治人物、甚至是艺术工作者,都可以更深入思考的。 挑战诚然艰巨。然而,艺术与音乐是上帝赐给人的创造力,不仅为赏心悦目,更是为尊崇敬拜,怎可让世俗霸占了舞台? 作者简介 吕绍昌牧师为正道福音神学院教务长、旧约研究副教授。 蒙允转自《传扬》杂志第42期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