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届基督教联合书展中,突破机构总干事梁柏坚于研经主题讲座分享以广东话意译圣经的构思,源于为圣经与个人处境寻找"连结点"。
梁柏坚分别在2019年及2023年出版《时势好恶,做基督徒好难》及《凡事谢恩,我真系觉得好难》两本书。为贴近香港人的日常用语,每篇文章开首先引用广东话意译的经文,译文只会选其大意,不会逐字对译,透过经文反映香港人的现状,吸引许多非信徒阅读。
他指出,传福音之所以困难往往在于信仰与现实世界缺乏连接点,难以与人产生联系。意译圣经正是要找到这个连结点:"圣经跨越两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若无法以当代语言进入今日生活,信徒使用抽象语言谈论信仰,便逐渐失去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创意意译:同清洁阿婶做朋友,咪懒有宝、巴之闭
梁柏坚自2007年开始推动广东话意译,他看到美国神学家毕德生(Eugene Peterson)以美式英语写成的《信息本圣经》(The Message Bible),深受启发。他尤其对罗马书12章印象深刻,他形容"仿佛有人以一种神圣的方式,将英文精髓与我对话"。
以罗马书12章16节为例,经文提到"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毕德生将"卑微的人"译为"nobodies"。
"Nobodies"的译文让梁柏坚思考良多,他觉得该词可意指"无名小卒"——不仅指不出名的人,更包括在世上被忽视的人诸如社会草根、不被看见的群体,或在公司中默默清洁的阿姨;以及在教会中处于边缘的人,正如突破书室和青年村中在前线接待的同工,看尽各式各样客人的嘴脸却不为人知,他们都是无名小卒。
最终他将该节译为:"同人好好相处,咪嚣张串嘴;同清洁阿婶做朋友,咪懒有宝、巴之闭。"相当过瘾。他将译文分享至网络后,获得网民热烈回应与鼓励,最终成书。梁柏坚认为这就是"道成肉身"——将上帝的话语以人的处境和语言重新表达。
阅读圣经检视自己的成长
他也强调阅读圣经的重要性。他展示了自己使用超过二十年的圣经,其中留有许多笔记。他分享道:"二十年后我已不再认同当时笔记中的想法,今日所理解的,到将来或许也会改变,因为人会成长。回望过去,会觉得当时的理解相当浅薄,但这反而值得恭喜自己,因为代表自己已经成长。"
最后,他呼吁大家一同阅读圣经,思考经文与自身所处环境的关系,进而将圣经作为轴心,在教会彼此交流,便能发现整个信徒群体一起成长。 以此角度阅读,不再只是看一段经文,而是一段段经文与每一个人生命的交织。他亦介绍突破书廊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邀请众人一同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