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聽了她覆述那兩位男士的對話,不要說她,我可以肯定大部分老師也不會同意他們的說法,因為他們對現代老師的誤解實在太多了。香港中小學的暑假大多是7月中旬至8月31日,肯定不是三個月,而現今的老師已不會「放盡」暑假,他們需要不時回校當值、補課、開會,當別人可以輕鬆自在的喜歡申請年假,不跟人逼在高峰期(High season)去旅行時,教師卻要無奈接受「定期放假制」,沒有選擇何時放假的權利。而老師四時半可以放學,肯定已不是今天一般中學的情況,那位中年男子可能仍然停留在他小時候察覺有很多老師一放學就可以離開學校,當然現今每間學校仍然有部分「無心戀戰」的老師,不願參與帶課外活動或留在學校多關心學生,但這些已屬極少數。我可以向各位讀者保證,若你們有留意,很多中學晚上七、八時,教員室仍燈火通明,不是他們不環保,而是不少老師真的仍在苦戰中,有開會的、有批改作業的,我的太太就曾經留校至晚上十一時多。或許你不會幻想到為甚麼老師要那麼遲走,因為學校舉辦越來越多的課外活動或成立越多越多的小組,傳統的有訓導組、輔導組等等,你或許想不到很多學校設有類似公關的學校形象、對外聯絡組等,所有的小組也要在放學後才開始開會,以我當年當老師為例,我參加了兩個小組,任教三科,經常在放學時要開完兩個會議才可以做「自己」的批改工作,如果某些老師遇上一些很喜歡開會的校長,那就更苦不堪言了,因為我知道很多校長很喜歡冗長的會議,說開半小時往往變成一個半小時,但往往也是交代或報告很多在記錄中已列出的事情。至於護士一對七十的比例,老師又豈止教一班?護士不用拿東西回家跟進吧,若老師未能完成批改工作,他們便要「抽來也抽去,抽得教人掉眼淚」。
以上很多事情也發生在現今的中學,前幾天有一位朋友也告訴我:「現在做老師真係辛苦,星期六、日也要工作,更甚的是要做派單張和『Sales』的工作」,因為他在羅湖過關時,竟然看到十多間香港中小學在「摆檔」拉客,希望多些內地人跨境報讀他們的學校。
剛剛說的只是下課後的慘況,我還未說老師在課堂中是如何心力交瘁,只講一個例子作結:你們在茶樓或街上也見過一些非常活潑的小朋友,一個也可以足以令整個環境很混亂,如果一班有兩個以上呢?你覺過有些學生在課室會隨便跑來跑去,甚至脫光上身的衣服嗎?
若仍羨慕教師這一行,大可叫子女試一試吧!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