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近日發布第15屆年度《聖經現狀報告》(State of the Bible)。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該研究作為ABS第15屆年度《聖經現狀報告》(State of the Bible)的一部分,分析了美國成年人在各種自我照顧行為中的心理健康狀況,包括鍛煉身體、社交、社區志願服務、冥想、禱告等,並特別評估了閲讀聖經帶來的獨特影響。

讀聖經者壓力、焦慮、孤獨感更低,盼望感更高

數據顯示,每週至少閲讀一次聖經的人,其心理狀態明顯優於不讀聖經者。報告採用標準量表評估四項指標:壓力(0–40分,分數越低越好)、焦慮(0–20分)、孤獨感(5–20分)以及盼望感(3–24分,分數越高越好)。

壓力:讀經者平均為8分,非讀經者為9.6分

焦慮:讀經者為4.3分,非讀經者為4.8分

孤獨感:讀經者為11.1分,非讀經者為11.8分

盼望感:讀經者為18.6分,非讀經者為16.8分

盡管讀經者在其他自我關懷行為上的參與度與非讀經者相似(除了運動略低),但在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上表現更佳。

「我們的研究證實,無論是運動、社交還是其他人們常用來改善身心健康的活動,都確實與生活的滿足感有關。讀聖經也是其中之一,甚至效果更顯著。」ABS首席創新官、《聖經現狀報告》主編約翰·普萊克(John Plake)指出,「與冥想、社交和運動相比,聖經閲讀對降低壓力、焦慮和孤獨感的相關性更強。」

聖經閲讀與「繁榮人生」密切相關

自2020年以來,ABS持續追蹤聖經對個人與羣體的影響,並在「人類繁榮指數」(Human Flourishing Index)中觀察到積極關聯。報告將「繁榮」定義為「一個人在生活各方面都良好發展、全面興旺的狀態」。

此次調查中,美國成年人對自身「繁榮感」的平均評分為7.1分(滿分10分),而與聖經建立互動關系的人則平均為8.1分。

「但聖經所説的『繁榮』,並不只是為了個人幸福。」ABS在新聞稿中寫道,「這是神所賜的祝福,是人信靠祂、與祂同行的結果。聖經不斷提醒我們,與神相連能帶來豐盛的生命、莫大的喜樂、出人意外的平安和真正的興盛。」

普萊克表示,那些堅持讀經的人,在面對壓力時能找到安慰,在未來中獲得盼望,也建立了與神更加親密的關系。「這是一個不斷回歸聖經、經歷神同在的過程。」

大規模全國性抽樣調查

該研究由芝加哥大學NORC研究中心通過其AmeriSpeak民調平台實施,樣本涵蓋全美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共回收2,656份成年受訪者的有效問卷,具有高度代表性。

2025年度《聖經現狀報告》的其他章節預計將在本月陸續發布,內容將聚焦公眾對機構與人際關系的信任度、教會參與情況以及與鄰舍相處的行為模式等方面。

整體而言,研究人員鼓勵公眾將聖經閲讀視為一種可持續、有效且具有深遠意義的自我關懷實踐。

「作為靈魂關懷的核心,聖經使我們經歷生命的轉化——與神建立真正的關系。」報告總結道。

1 1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