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自己親身經歷從無神論到基督教信仰的轉變以及思想和心理多年的掙扎,因此論到向大陸人傳福音的方法,范弟兄被認為是最具有發言權的一位,很多牧長甚至包括王永信牧師、于力工牧師等資深牧者都十分推崇范弟兄的佈道法。
最近范學德弟兄在紐約新城歸正教會舉行了兩場研討會,重點分享了有關向大陸同胞傳福音的方法和策略。對於如何向大陸同胞傳福音最有果效,范學德弟兄提出自己多年實踐與經驗的總結。
一、身傳重於言傳
范弟兄首先引用中國古老的教育學基本原理「身教勝於言傳」進而提出傳福音的基本原則「身傳重於言傳」。所謂身傳就是是透過自己是怎麼樣去生活來傳,就是用自己的整個生命來傳,用自己的德性、人品和靈性去傳。
因此身傳是透過人品來說話,基督徒需要在家庭、工作等日常文化生活中活出主的生命,並能夠讓別人在你的身上看見耶穌。
范弟兄說,「大陸人對於大話、假話、空話早已聽夠了,他們渴望經歷到實實在在的愛心,所以基督徒要讓他們看到那活生生的福音,看到耶穌的形象。但倘若一個基督徒所傳的,卻不是他所力行的,那他所傳的,還有誰敢相信呢?」
二、成為一個虛心的人
此外,傳福音的人還要有虛心的態度。範學德勸誡說,「向大陸人傳福音,千萬不要誇獎自己,若要誇口,就學保羅,誇自己的軟弱。」
北美大陸同胞中,知識份子佔有較大比例。因此,在傳福音遇到有自然科學背景的人時,面對他們提出的難題,傳道人不要不懂裝懂,可引導他們讀一些基督徒專家學者的相關權威著作。
另外,傳福音者要成為孜孜好學的人,把福音講清楚明白之前,自己需要深入而又全面地理解聖經的基本真理。范弟兄還提倡大家多讀一些信仰前輩編著的優秀屬靈書籍,「因為這些都是寶貴的屬靈遺產,我們務必要繼承。」
三、建立關係
關於向大陸同胞傳福音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要「建立關係」。范學德解釋說,「重視關係是中國人、中國文化的顯著特色,和他們相處都離不開『關係』。
至於如何建立好關係,范學德說,首先必須學會尊重他們,從尊重他們的人格到尊重他們的家庭文化和祖國。如果瞧不起他們和他們的文化與他們的祖國,那麼,我們就很難向他們傳福音。其次我們也要象主耶穌那樣,能夠愛他人,甚至愛到為其捨命。這種「無私的愛」是與來自大陸的朋友建立關係的法寶。
四、為耶穌把家門打開
范學德又說,「打開家門、開放家庭,在家中聚會是帶領大陸朋友信主又一有效的方法。」因為,從中國傳統文化上看,它也是一個注重「家」的文化,家族本位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所以很多大陸同胞一般開始很不習慣去教堂,但卻願意來到基督徒的家中參加聚會。
家中的聚會有很多好處。比如,它首先會給朋友們一個安全感,而且由於人少舉止也不必那麼擔心出錯,也不那麼強烈地感覺到自己與周圍的人和環境那麼格格不入。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朋友們對歸屬感和愛的需要,來到了一家幾次後,就成朋友了。
另外,在家中尤其是基督徒作見證的大好場合。作見證的兄弟姐妹可以放開膽子講;聽的人可以有直接回饋,或是提問、或是置疑、或是補充以他個人的經驗。而且也更加容易帶領他們如何作好禱告。
「所以,家是向大陸人傳福音最好的地點。」范學德說,最好能把在教堂要從事的一切活動都搬到家中來做,比如讀經、禱告、宣講上帝的話,還是唱聖詩、彼此交流各自生命的經驗,使自己的家成為他們屬靈的安息地。
五、莫為「小事」而不為
學會作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是非常必要的。范學德舉例說,像幫助朋友搬個家,替朋友照看一下孩子。人家生小孩了,去看看並且帶上一鍋雞湯。別人有病了,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新生來美國,去機場接一下班機等。這都是小事,作這些事不會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
他還強調說,基督徒切莫因為小事而不做,無論是多麼小的事,只要我們基督徒是懷著愛心去作,只要我們是在聖靈的感動和引導下去作,只要我們是為了主耶穌而作,那麼,我們所作的每一件小事,都不僅做到了慕道友的身上,也做到了耶穌的身上。
六、注重團隊精神
此外,傳福音一定要講究團隊精神,要彼此配合、同心協力。「不過單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做的就不理想。」范弟兄指出,有人稱北美華人教會的現狀是「一盤散沙」,雖然聽起來很刺耳,但確是事實。所以,教會內外要首先和睦。「試想主讓基督徒傳和平的福音,勸世人與神和好。但如果我們在主內不能彼此和好,我們有何顏面去勸世人?」
所以,基督徒要想作為一個團隊去傳福音,首先要有容量。這不僅是說自己的心胸要寬廣,更重要的是說自己的心要不斷地向主敞開,能容得下主,讓主真正成為團隊的頭。 另外,我們傳福音時一定要和聖靈一同工作,靠著聖靈多方禱告,求聖靈幫助自己明白真理,並能把它們清楚地講出來。求聖靈給自己以愛心,使自己是出於愛神愛人而去傳福音。還有求聖靈給自己智慧,什麼話當說,什麼話不當說,掌握說話的最好時機。當然,也要求聖靈感動朋友的心,使他願意接受主。
七、學會聆聽
提到傳福音,不少人會很自然地把它和「說」聯繫在一起。不過范學德認為,在說、傳講福音真理前,要先學會聆聽的技術。換句話說,傳福音的首要關鍵不是如何去說服別人,而是先要耐心的聆聽對方的講話,無論他講的是什麼話,基督徒都要帶著一顆愛心去聽,這樣才能瞭解他們的心靈需要。
此外,基督徒的聆聽是全方位的,這就不僅要求我們聽對方說了些什麼,更要聽出他所說的表達了什麼,即使他實際所表達的是他本人沒有意到的。而聆聽的最高層次就是聆聽對方的價值觀念,比如要明白他實際所相信的「神」是什麼?這個「神」與他的關係如何?他衡量價值的標準又是什麼?他認為人是什麼?如何活著才有意義?這些基本的問題正與人對福音的反應直接相關,是不能不聽、不能不知道的。
總之,在傳福音中基督徒對朋友們所負的第一個義務是聽他講話,這正如醫生看病人,只有先對好症才能下對藥。
八、禁用「屬靈的黑話」
聆聽之後就進入傳講的階段了,按照醫學的話講就是開始「下藥」了。可是,在傳講福音時,亦有不少必須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要禁用「屬靈的黑話」。就是向大陸人傳福音時,不要濫用讓他們聽不懂的基督教名次術語(比如交通、相交、姊妹等),以免造成誤會甚至引起他們的反感。范學德表示,他過去就曾「深受其害」。
但是諸如福音、耶穌、基督、聖靈、因信稱義、恩典、罪、救贖等詞彙包含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內容,傳道人卻要直接講出,否則基督徒所傳的一切都是文不對題。所以除了這些獨一無二、無法替代的辭彙外,傳道人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福音的核心深入淺出地講出來。
九、說到罪,先罵自己
傳福音時,一定要把人的罪講明白,不過要根據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特點來講。范弟兄說,在中國人的腦袋裏頭「犯罪=犯法、罪人=犯人」。因此,在與他們論說「世人都犯了罪」時,傳道人不僅要述說聖經中關於罪的看法,也要向他們說明中國人關於罪的觀念是什麼?中國人是在什麼樣的意義上使用「罪」、「犯罪」、「罪人」這些概念的。
可能很多傳道人向大陸朋友講罪時,會遭到他們的抵觸和反感。「我是一個好人嘛,怎麼一接觸到你們基督教就成了罪人呢?」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理反應,而且大陸朋友認為傳道人說他們有罪,就是在罵他們。范弟兄自己也曾經歷這樣的階段,對此深有體會。他表示,為了化解這個心結,基督徒在說到罪的時候,我們應當使用的不是第二人稱「你」(你們),而是第一人稱「我」(我們)。
因為我們都是罪人。就連保羅嚴厲指責罪時,亦先告白自己是各罪魁。當我們把自己「罵」透了,我們其實也就把別人都「罵」了。 「罵」到這個水準上,正好可以達到講明罪的目的。
十、醜話說在前
「此外,雖然福音是好消息。但如果我們傳福音只講上帝是愛、講信主有平安、有永生,那麼這是永遠不夠的。」范學德說,「更要告訴他們作基督徒要付出作門徒的代價,要背十字架,要認罪悔改!」否則,當他們信主後發現基督徒要為信仰付代價,會感到很奇怪,認為自己上當受騙了,結果…...這慘痛的經歷,范弟兄就遇到不少次。
所以,傳道人一定要把醜話說在前(一定要講罪、講十字架),絕不能為了迎合他們的心理,擔心他們逃避而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