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教育兩大挑戰:教育全球一體化及教師世俗化 關銘恩 2009年11月20日星期五 下午12:57 匯基書院東九龍校長、興學證基協會董事杜枝生博士認為,現今基督教教育正面對兩大挑戰,第一是教育全球一體化帶來的挑戰;第二是基督教學校世俗化。面對挑戰,他認為基督教教育以上帝真理為絕對真理的本質不能改變,不應依照人的準則而妥協,更要發揮和增強自身的獨特之處。 杜博士指出較少人留意到教育全球一體化對基督教教育的影響,他说,全球一體化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擴闊視野,但其追求整合、和諧與妥協的特質,卻令獨特、不隨大趨勢的基督教教育顯得「異樣」,被邊緣化。 他又認為,今日基督教學校「不知不覺」變得世俗化。他說,於150年前杜威(John Dewey)的「實用主義」影響現今教育最深遠,其背後意味著無絕對真理,因為現實是隨環境而改變的,教育變得講求現實和實用;而基督教教育強調的是絕對真理和聖經權威。所以基督教教育面對無神論、無絕對標準的政府教育政策,往往受到很大衝擊;就連教師亦「世界的路」,以實用主義影響著學生。 杜博士強調,不論世界怎變,基督教教育的本質不能變,首先要持守和堅定立場,為何要辦基督教教育,為何投身基督教教育,要隨時預備好解釋和捍衛自己的立場。 第二,要常有更高的目標,追求在靈性、品格、學術及非學術各方面都做到最好,方法是「將信仰帶入教學之中」,「好」教師不足夠,要有「偉大的」教師——委身於基督教教育的,好好裝備自己,立志要做到最好,又有社群的觀念,能將自己(包括信仰)、學科和學生結合一起在生命裏面。 第三,是審查自己現今所做的,是討人喜悅,還是討神喜悅?討人喜悅只會跟隨世界走,討神喜悅才能保存基督教教學的特色。 他強調基督教教育有不可放棄的獨特之處,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如何增強自己的獨特之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