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基督教醫院獲台灣企業「最佳社會貢獻獎」肯定

台東基督教醫院獲台灣企業「最佳社會貢獻獎」肯定
東基院長呂信雄將得獎榮耀獻給上帝、宣教士及全體同仁、所有幫助東基的愛心朋友。 (圖: 東基提供)
【台灣消息】「我很好奇,一間醫院怎麼會參加台灣企業獎?而且還通過了初審、複審的書面審查?」台灣企業獎評審前往台東基督教醫院進行企業拜訪時,道出心中疑惑。經過最後總決審,東基以「打拼十年,浴火重生、建構愛的循環平台」、「不只是一間醫院」的特色,脫穎而出,榮獲2008年台灣企業獎非營利組織「最佳社會貢獻獎」!

有企業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台灣企業獎,今年邁入第六屆,成立以來深獲台灣企業人士的肯定。今年報名參加甄選共有一百 四十一家企業及企業家,最後由宏達電、IBM、東基等六位得獎者摘下桂冠,宏達電更是創新紀錄勇奪「最佳創新經營獎」、「最佳國際成就獎」兩項殊榮。

「蛻變與挑戰」是今年台灣企業獎的主軸,主辦單位表示,這是期野x灣企業在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中,重新收拾腳步,昂首向前,走出亮眼的新未來。因此,得獎者都歷經長達半年的審查過程,從初審、複審(書面審查、企業拜訪)、總決審等四個階段嚴格篩選之後才產生的。

廿一日的台灣企業獎頒獎典禮上,代表東基上台領獎的東基院長呂信雄致上深深感謝。他把這份榮耀歸給上帝、所有獻身後山服事的宣教士和全體同事,及給予東基支持與關懷的愛心人士、好朋友。

呂信雄院長為醫界少數不是醫師出身的院長,因著專業的醫務管理背景,使他獨到的見解與分析,得以帶領東基衝破困境,化危機為轉機。由花蓮到台東今年剛好滿十年的呂信雄院長,回想當初被派遣來東基擔任東基院長一職時,東基正瀕臨關門的危機。幾經長考,他以逆向思考為東基找到短期經營的方針:「東基是間醫院,但又不是很大,它與大醫院相比設備、人才少,跟診所比又不方便。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我們可以比診所設備齊全、又可以比大醫院方便。一般醫院有很多行政程序,所以我把行政程序縮短,讓它比大醫院方便,但又比診所設備齊全。」就長期發展而言,呂信雄院長剖析後後認為,唯有更新醫療設備、找齊專科醫師,甚至擴充醫院規模,東基才得以生存。定位清楚後,呂信雄院長著手「找尋資源重建醫院」的工作。

雖然有921大地震、911事件的衝擊,靠著社會大眾的慨然義助,東基新醫療大樓終於在2003年完工啟用、舊大樓也在第二年整修完成,以嶄新的設備及親切的團隊投入照護台東人健康的行列。環顧周遭的環境,呂信雄院長苦思東基的下一步,最後他為地區醫院的東基找到一個獨特的角色。

「我覺得在急性領域的醫療發展有限,這裡已經有個區域級的台東馬偕醫院,醫療不是為了競爭來搶病人,應該做一些區隔與幫補,所以東基跟台東馬偕有一個很好的合作關係,他們往急重症發展,我們就往社區發展。」因此,東基踏出去做社區老人的工作。做老人工作的同時,發現兒童、青少年問題,所以又跨出去做兒童、青少年關懷。

於是東基成立了「一粒麥子基金會」,推動社區全人關懷工作。家戶探訪、老人送嚏B山地巡迴醫療、老人日托等服務,現在每月東基服務的老人就有一千五百名。而因著社區服務看到了癱瘓或長期臥床的病苦老人,遂起了投入長期關顧的念頭。前年動工、具有多層級照顧設計的「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將於十二月十三日啟用,涵遛W立生活的照顧住宅、協助照護的Group Home、輕中度失能的日間照護、完全照護的理之家,以及提供社區互動的長青大學等,讓長輩不論是健康或失能者,均能享受連續性、一貫性、多元化的照護服務。兒童關懷方面,目前則已設立十一個課輔班,每學期幫助兩百二十名弱勢家庭的兒童。

以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價值,並形成愛的循環平台,是東基一直努力的目標。這些年來的付出也受到社會的肯定,如2007年以地區醫院的規模,榮獲行政院衛生署新制醫院評鑑等同「區域醫院」的優等成績;今年三月獲「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NPO經營團隊組首獎,員工中有超過三分之二是卅五歲以下的青年,以老幹新枝組合展現活力及行動力;其他如居家服務連續二年獲得台東縣政府評鑑優等;山巡志工黃誠明、志工隊隊長林溪山分別榮獲2006、2007年全國衛生保健績優志工個人「特殊績優貢獻獎」等。

肯定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責任。邁入第四十五年的東基,將繼續致力「醫療志業」和「老人照顧服務」,為弱勢族群謀求幸福。呂信雄院長藉此得獎機會再次呼求,希望更多好醫師來台東一起守護後山,也希望社會大眾繼續支持東基,讓愛的循環能繼續轉動。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