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服务处调查显示香港青年敬老意识逊于广州及新加坡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家庭、学校及传媒对敬老的宣传及教育不足所致

圣经《箴言》20章29节曾说:"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尊老敬老,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香港基督教服务处13日发布的一项敬老调查结果令人堪忧。 调查指出港人敬老意识薄弱,情况尤以青少年最为严重。9.4%受访青少年认为没有敬老的责任,比例远远高于广州(5.7%)与新加坡(2%)。 逾6成人称时间不足难以实践敬老行为 此结论是基督教服务处连同广州中山大学进行一项名为"青少年及中年人是在广州、香港及新加坡的敬老爱老态度"意见调查所得到的。今年7月至10月期间,他们访问了1200人,其中约一半是11至18岁的青少年,另外则是30至50岁的中年人士,香港、广州及新加坡三地的受访者数目较为相近。 调查发现3地在对长者常做的敬老活动中,均选择"亲自探访"及"和长者在家中食饭"。受访的新加坡青少年,约70%至80%曾进行敬老行为,广州及香港只有50%至70%。 不能实践敬老行为的受访者理由多样,但三地青少年都认为时间不足是主要原因(逾60%),其他原因包括"没有足够的沟通技巧"、"缺乏经济能力"及"与身边长者关系疏离"等。中年人士方面,三地均有约七成人表示因为没有时间,远远高于其他原因。 教育不足导致敬老意识薄弱 然而,调查亦显示青少年敬老意识薄弱:香港和广州两地的青少年分别有9.4%和5.7%"不觉得敬老是自己的责任";另各有5.7%和8.3%"从小到大也没有人教导敬老的重要性";5.2%及6.3%"认为没有敬老需要"。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分析,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是青少年在家庭中缺乏父母身教、学校公民教育及传媒对敬老的宣传及教育不足导致的。 各界应努力令长者活得具尊严及健康 面对香港新一代愈来愈不敬老的现象,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呼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应加强敬老教育,提高敬老意识,甚至可以学习广州与新加坡立法养老、保障老人的措施。 同时,政府应尽快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计划,共同缔造一个相互尊敬且和谐共融的社会,令长者活得具尊严及健康。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