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偉豪博士、林以諾牧師、陳恩明牧師三位老友大談「教仔經」

為煩惱家長再次聚首—如何讓孩子「Over Game」?

屈偉豪博士、林以諾牧師、陳恩明牧師三位老友大談「教仔經」
家庭輔導專家屈偉豪博士(左)、「萬人迷」陳恩明牧師 (中)及以「棟篤笑」驚震教壇的林以諾牧師(右)再次聚首一堂,討論父母如何教導「打機」的孩子。(圖:基督新報/ 陳麗斯)
屈偉豪博士、林以諾牧師、陳恩明牧師三位老友大談「教仔經」
三位講員老友鬼鬼、說話生鬼,引得全場父母暫且放下心頭大石,得一刻輕省。(圖:基督新報/ 陳麗斯)
昨晚 (5月9日)「驚Over vs Game Over」講座上,家庭輔導專家屈偉豪博士、「萬人迷」陳恩明牧師及以「棟篤笑」驚震教壇的林以諾牧師再次聚首一堂,討論父母如何教導「打機」的孩子。三位「名嘴」橫飛口沫,大講自己的「教仔經」,分享經驗之餘,也把在場不少為人父母的觀眾逗得捧腹大笑,愁眉舒解。

三位講員分享教導兒女「實戰經驗」

三位講員均有對付兒女打機的「實戰經驗」,他們對付仔女有何戰略呢﹖

屈博士三個孩子都打機,但在他看來「打機」並不是問題,「打多少」才是需要關注的。他約束孩子的方法是控制環境,如節制零用錢、提供其他娛樂活動,並且費盡心力與他建立關係。但孩子不聽話時,他亦曾把電腦的線帶回公司,讓孩子知道「我生氣了」,再與他談「條件」。

陳恩明牧師有2個孩子,其中大兒子已25歲,但仍愛打機。然而陳牧師「教仔」頗有心得,他與孩子自小建立親密關係,除了陪他玩、傾、講外,更會牢記聖經教導:「不可惹孩子的氣。」即使孩子不聽話,他絕不會不可理喻地突然把孩子的電腦熄掉、或把電話線拔掉等。

林以諾牧師亦分享了他教導13歲女兒的苦處。女兒會藉口用電腦做功課或溫習功課,長時間玩電腦,令他頗苦惱。

愛能幫助孩子走出「game」迷陣

屈博士表示,青少年網上沉溺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行為塑造」—上網成習慣及受同儕影響,或「補償作用」—生命裡有缺欠,特別是父母的關心。因此要改變上網習慣必須嚴格管理行為,創造健康安全的環境;此外父母的愛和關心更是重要,夫妻合作,以身作則,才能幫助孩子走出「game」迷陣。

他更以泊車比喻教養孩子:「就像泊車,若不投下2塊錢,被罰款的話便賠300塊。」對孩子也是一樣,若今天不花時間關心孩子,他們長大後的補償可能更多。

在答問環節裡,數位母親向講員大吐苦水,講述她們教育反叛的孩子的苦處:一位家長嘗試控制女兒零用錢,女兒卻瞞著母親以補習「搵外快」;另一位母親懷疑兒子連夜遛連網吧,結交上壞朋友。更有一位太太投訴連丈夫自己也打機,難以成為孩子榜樣。屈博士強調要堅守原則,絕不能反過來被孩子「威脅」,更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父母要花上時間和心血,參與孩子的生活,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在處事時考慮父母的感受。

陳恩明牧師:「我太太不是『嘢』嘛!」

三位講員都具急才,令整晚講座「笑位」百出。當談及如何教導子女「漂亮的東西不一定要擁有」時,林牧師突然(指著陳恩明牧師) 冒出一句:「他的太太是很漂亮的啊!」陳牧師一佂,馬上裝作生氣地回答:「我太太不是『嘢』(東西)嘛!」屈博士更補上一句:「太太也不是買回來的啊!」引得哄堂大笑,久久未停。

「驚Over vs Game Over」親子系列講座由Network J主辦。三位講員老友鬼鬼、說話生鬼,引得全場父母暫且放下心頭大石,得一刻輕省。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