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为何离开教会?宗教学者揭示深层社会原因

澳大利亚人为何离开教会?宗教学者揭示深层社会原因
菲利普·休斯牧师(The Reverend Philip Hughes)于2025年4月发布了他的新书,探讨澳大利亚的宗教现状。(图:Melbourne Anglican)
近年来,澳大利亚宗教信仰持续衰退,越来越多民众选择远离教会。对此,澳大利亚知名宗教研究学者菲利普·休斯牧师(Rev. Philip Hughes)指出,这一现像背后并非单纯源于教会领导失误或信徒信心软弱,而是由更广泛的社会结构性转变所推动。

在其新书《What is happening to religion in Australia?》(《澳大利亚的宗教正在发生什么?》)中,休斯教授分析,现代社会正从"责任导向"转向"个人满足",这使得人们与传统宗教机构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社会价值的核心已不再是履行宗教或社会责任,而是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个人幸福,"他说。"这种变化使人们更倾向于根据自身的信念和价值判断选择是否继续参与宗教生活。"

他指出,诸如婴儿死亡率降低、福利制度健全,以及避孕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性关系、婚姻与生育的传统观念发生重大变化。这些转变也让教会在诸如婚前性行为、同性关系、女性角色等议题上的传统立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张力。

"很多人选择不再承受这种张力,而是直接离开教会,"他说。

休斯教授特别指出,这种宗教认同的衰退是普遍性趋势,影响跨越年龄与群体。他在研究中发现,与保守派教会相比,强调包容与社会正义的进步派教会流失信徒的速度更快。"进步教会的下一代人往往继承了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但却失去了教会生活。"

相比之下,保守教会因强调明确的信仰身份和传统价值,在稳定信徒社群方面表现更为强劲。然而,休斯也坦言,这种内部凝聚力往往伴随著社会影响力的下降,因为这类教会通常只能吸引不到10%的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休斯教授的研究与另一份由McCrindle Research在2025年4月发布的报告形成对比。后者认为,目前有数十万澳大利亚人正在"安静地回归基督信仰"。但休斯强调,从整体数据来看,宗教参与率在各年龄段仍在持续下滑,尤其年轻人对信仰的兴趣显著下降。

面对这一现实,他呼吁教会需要重新定义自身在世俗社会中的角色与使命。"教会可以从重建有凝聚力的社群开始,并思考在现代语境下,‘基督信仰’意味著什么。"

他认为,虽然科学发展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但许多核心价值并未改变,如社区归属感、寻找生命意义、为他人生命带来正面影响,以及建立一个充满公义与怜悯的世界。

"这本书带来的不是乐观的预测,"他坦言,"但若教会能忠于信仰的核心,并用新的方式诠释旧有真理,我们仍然有希望回应这个时代的属灵挑战。"

资料来源:Melbourne Anglican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