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霍华百年诞辰 各地教会举办纪念活动 香港纪念活动报名情况踊跃 今午专题讲座告额满 編輯室 2006年2月4日星期六 上午7:55 神学家潘霍华百岁诞辰周年,各地教会陆续举办系列的纪念活动,德、美等国的纪念活动则于昨日已开始,透过这位先贤的信仰遗产,再思委身基督的信仰如何落实于公共空间。台湾纪念活动早于去年10月率先展开。在香港,今天下午将有有关纪念讲座。然而教新表示报名情况踊跃,此活动已告额满。 迪特里希‧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生于1906年2月4日德国布列斯卢,1945年4月9日因被控参与谋杀希特拉而被处死。39岁的一生,他的神学、属灵生命与社会行动,影响后世深远。他留下丰富的信仰遗产,诸如《圣徒相通》、《行动与存在》,以及被称为三部曲的《追随基督》、《团契生活》和《伦理学》等,这些关于基督信仰的著作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对信仰的看法,而且将会继续影响那些对抗趋势潮流的21世纪基督徒。 在20世纪,民主自由和人权的观念渐趋成熟,政教关系仍然是一个争论的焦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政教关系的紧张,带来潘霍华等在这方面的重要反省。他在《伦理学》、《教会与犹太人问题》等文中论及政教关系,认为教会和政府是社会上分离而又互相关连的两个个体,其中一方面试图去占有另一方面就忽视了神国与地上国的关系,就是教会约束政府,而政府又约束教会。 胡志伟牧师:全球将掀起"潘霍华热" 胡志伟牧师在文章"记念潘霍华百周年诞辰"中认为,潘霍华的百周年诞辰,以及他去年的殉道60周年将令全球掀起"潘霍华热"现象。 胡志伟牧师更指出,在97移民潮期间,一些牧者如余达心、杨牧谷、蔡元云等均曾引用潘霍华"我必须与我本国的基督徒,一起度过我们国家历史上这段艰难时期。假如我不能与我的同胞一起面对这时候的试炼,我就没有权利参与战后德国教会生命的重建。"这话,鼓励香港教会留港。 此外他更表示希望用潘霍华他不畏纳粹强权、身体力行的美善精神勉励信徒,在政策问题、贫富悬殊、同性争权问题、种族矛盾、禽流感与各种天灾频仍的环境下,带著盼望迎接新年,在黑暗中继续前进。 台湾率先举办纪念活动 台湾率先举办潘霍华的纪念活动。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与校园福音团契在05年10月份开始陆续举办多场的展览、系列讲座和座谈会等,包括讲解"潘霍华思想遗产与二十一世纪神学"、介绍潘霍华著作和导读、潘霍华生平图片展和说明,以及座谈会分享"潘霍华思想对我们的信仰意味著甚么"。此外还出版潘霍华著作及有关书籍,包括"潘霍华与追随基督的人"和"纳粹时代的神学家:潘霍华"专辑,还有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题为"基督与世界 - 潘霍华与汉语神学"等。 香港纪念讲座今午举行 香港教会更新运动和基道出版社将于今天﹙2月4日﹚下午2时半假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应用神学教育中心(九龙旺角弼街56号基督教大楼8楼)举办"潘霍华百周年诞辰纪念讲座",题为"基督进入世界—潘霍华的社会伦理"。届时将以影音介绍潘霍华的生平,并由浸神研究潘霍华神学的教授邓绍光博士主讲专题讯息,胡志伟牧师将作回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