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節牧師逝世廿周年 信義宗紀念一代良牧

今年是信義會先賢吳明節牧師逝世20周年,有神學院舉辦了特別的紀念活動,以懷念一代善牧,並望弟兄姊妹承先啟後,薪火相傳。 吳牧師在1990年9月9日安息主懷,在事奉上帝40餘載期間,他對信義會貢獻尤大,曾任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信義宗神學院副院長和華福常務委員會主席等職。他亦曾在1961年港九培靈研經大會擔任講道會講員, 信義宗神學院表示,吳牧師一生熱切傳道,創立元朗信義會,並在27年的神學教育工作中作育不少英才,並且他對基督教香港香港信義會、信義宗神學院、華人信義宗教會及華福運動的發展都作過重要的貢獻。 香港信義會靈安堂堂主任巫玉揆牧師曾撰「吳明節牧師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一文表示吳牧師「助人不遺餘力,處事總事埋頭苦幹」,並有「良牧」、「忠僕」、「君子」並美名,是香港華人教會傑出領袖之一。除此以外他亦是一位神學教育工作者,任信義聖經學院及信義宗神學院等教席歷時26年,同時他也是一位作家,曾寫作散文至少279篇,刊於信義刊物、基督教周報及今日華人教會等。此外更有大小著作26本。 巫牧師亦對吳牧師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予以讚揚。他認為吳牧師對神學本色化作出了貢獻。他特別認為吳牧師論到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接觸後所生的流弊、差異和路向的部份甚為重要。而總括而言,吳牧師認為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接觸時必然產生權責、表徵、思想、語文應用等本色化等路向。 除此以外他亦提到吳牧師在任期間,他主理的信義會元朗生命堂採用了富中國藝術特色的建築,體現了他所強調的本色神學的文化表徵部份,至今此座建築仍然落在現代化的元朗社區的中心地帶。除此以外,前香港信義會鑽石堂舊址亦採用中國色建築,可惜已因大老山隧道的興建而被逼遷拆。 他亦表示吳牧師在語文本土化亦有所貢獻,強調語文應用的本色化。他自己亦喜愛文字寫作,發表的文體包括專題、文集、詩集、散文、講稿、書信、傳記、遊記等,將信仰與其詩詞文體相融合,使不少信徒靈命得到造就。 他給吳牧師這樣的評價:「可見吳氏事奉上帝,治理教會,服侍人群,終其一生,都是與中國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為了紀念這一代善牧師,信義宗神學院特在9月 9日當天舉行了紀念活動,包括在其墓前獻花及舉行了紀念崇拜等。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