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商陳慶德分享職場信仰實戰之道

職場事奉近些年來被廣泛討論,有關職場事奉、職場宣教的文章層出不窮。只可惜內容缺少職場基督徒的現身說法。對此,本報特邀愛主至深,且在職場與事奉均有好見證的陳慶德弟兄談談如何在職場實踐信仰、應用信仰。 陳弟兄來自香港,旅居美國紐約30多年,長期從事珠寶批發行業。在信仰上,陳弟兄有紮實的神學基礎,在教會擔任執事、同工多年,對聖經教導深有負擔,現仍在教會擔任主日學教導的服事。 為人誠實守信 陳弟兄認為基督徒首先應在職場上樹立誠信的做人做事原則,以免羞辱主名。幾乎所有行業的人都曉得「誠信」的重要,但現實是很多人卻因貪圖眼前利益而違背當初誠信的承諾,甚至一些基督徒亦隨波逐流、與世俗同流合污。 在腐朽價值觀風氣包圍著下,身處職的場基督徒難免會出現軟弱、犯錯的時候,因此信徒每日的靈修生活至關重要。陳弟兄說,每天的讀經、禱告讓弟兄姊妹與神保持親近,使神的靈時刻光照自己,以免入了世俗的迷惑。因此,信仰可幫我們做一個真正誠信之人。 成功與否並非用金錢來衡量 何為生意場上的成功?可能不少在職場打拼的弟兄姊妹對成功的定義都有誤解。陳弟兄表示,在神眼裏,成功不是以金錢收入的多少來衡量,而是看基督徒在職場是否真正為主盡忠。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很多商人為牟利不擇手段,雖然他們賺到很多的錢財,但都是虛假的成功。陳弟兄認為,基督徒不該用違背聖經教導的方法謀取成功,那都是徒勞無益的。基督徒要明白成功與否均掌握在主的手裏,要想成功,必先蒙主的喜悅。 他又把話題轉回「盡忠」上,他澄清「盡忠」並非只是律法性地遵守公司的條文規定,而是要平衡服事、家庭與職場三方的角色,且要辛勤地做工。 此外,一些基督徒誤以為信主會使人變得精明能幹、很容易賺到錢,但事以願違後,他們便開始埋怨神。對此,陳弟兄澄清說,信仰不一定讓人變得更聰明、更會賺錢,這是對所有身在職場的基督徒的必要提醒。 職場意義:帶著為主做的心態 這個世上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並不是多數,很多時候,人們為了生計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特別對那些還沒有合法身份的新移民來講,更是如此。那麼,基督徒又該如何看待自己不滿意的工作呢? 陳弟兄說,其實使徒保羅早在「以弗所書」就講到有關的教導。「甘心侍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以弗所書6:7-8) 他解釋道,這句話是特別針對奴隸講的,因為奴隸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必須無條件地做主人要求做的事情。當然,很多工作是那些奴隸不喜歡做的。可保羅對他們講什麼呢?——要帶著為主做的心態去做。 陳弟兄說,這句教導同樣適用於現今在職場打拼的基督徒——即便我們做的事情是很單調乏味,或沒有任何意義,但我們還是要帶著為主做的心態去做好。 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強調各人所行的「善事」必得主的賞賜,其中「善事」的英文翻譯是“good work”,而非專指慈善(charity)。因此,陳弟兄認為,這裏保羅所說的「善事」是廣義的,非指狹義上的「慈善」。 按照上下文的理解,帶著為主做的心態去服務自己的老闆,在主的眼光裏都算是「善事」,就像打掃、煮飯啊,即便所做的事情很單調乏味,和慈善沒有任何關係,但都會得主的賞賜。 陳弟兄說,基督徒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帶著為主做的心態去辛勤工作,是順服神主權的姿態。 下一頁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