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導,新安排令員工每週工時在扣除用膳時間後達44小時。他們擔心工作增加會影響服務質素。
中文大學報告港人超時工作情況普遍
適逢香港中文大學網站11月4日公佈了心理學系與香港心理學會工業及組織心理學部於本年初電話訪問500名本地私營機構的全職僱員,發現近半受訪者在訪問過去一週平均超時工作6小時,平均每月超時工作8天之多。
研究發現近半僱員在受訪過去7天曾超時工作,調查更顯示,18%受訪者每週超時工作達10至20小時,更有6%超時20小時之多,情況嚴重。
超時工作多出於責任感
調查又得出受訪者對超時工作的看法,結果受訪者普遍接受超時工作,而大部分人(73%)表示此是出於責任感。有趣的是,雖然不少人表示接受超時工作,但他們都反對長時間的超時工作。
關於超時工作對僱員心理的影響,調查發現,高超時工作的受訪者較其餘兩組別的僱員對工作感到不滿,達37%。此外,他們亦較多感到工作過量及沒法有充足時間完成工作。
調查又顯示了很多僱員都不感到被迫超時工作,更認為「超時工作」等同於「勤力工作」,是「積極的工作價值觀」。報告建議不能單靠行政手段改善港人工時過長的問題,更應該從價值觀及文化方面著手作出根本性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