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天下】選舉漂亮口號下暗藏腐敗風險

非盈利組織全球廉政(Global Integrity)近日發佈了該組織對全球國家在監管和腐敗方面的《全球廉政報告》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所有國家,包括美國,都未能有效地監管流向政治領域的金錢動態。 全球廉政是根據一個國家在個人和企業向政黨進行捐款活動,以及對這些捐款的使用的審計和法律監管作爲指標進行監管有效性評估的。不幸的是,在接受調查的31個國家中,29個國家得分都在60分以下(100分制)。美國在其政黨融資條例執行有效力上僅得29分,其中25分是因爲它能夠有效地控制向政治候選人的獻金活動。 據去年全球廉政對美國進行的報導表示,從2009年開始,美國在這方面的得分顯著下滑,不過,盡管這方面的得分越來越低,但是美國在向公眾公佈政治財務資訊方面得94分,仍然處於領先地位。 在選舉制度之下,政客當選靠選票,而選票得靠鈔票,因此流向選舉活動中大筆私人資金,就成爲選舉漂亮口號下的暗流。而全球廉政的報告表明,許多國家在有效地監管流向選舉活動中大筆私人資金方面,情況不容樂觀。政府融資仍是全球面臨的第一大腐敗風險。 因此,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其制定的政治融資條例再精細,都未必能有效地監管流向政治領域的金錢動態。政府只有不斷強化政府監管機構的調查力度,並在強行制裁方面上樹立權威性。這要求政府進行富有意義的改革,實施更多的政府公開化和透明化計畫。 ***** 作者:朱易,《國際日報》總編輯,曾任教於中國中南大學;著有《活出不平凡——現代西方十大品格典範》(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國長春藤大學校長演講集》(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教會發展大趨勢》,《重回安提阿教會》,《從爲奴之家到應許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