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惜地球:垃圾征费污者自付
绿惜地球社区协作总监郑茹蕙,从香港垃圾弃置量数据回收情况分析政府推出垃圾征收费的重要性。香港人每日丢弃过万吨垃圾往堆填区,等于473辆双层巴士、香港温室气体排放7.7%,固体废物包括家居垃圾、工商业垃圾,最多是易腐烂废物(31.4%),其次是塑料、纸料、金属、玻璃等。
郑茹蕙表示:"这与香港是消费型经济有关,生活节奏急速,追求方便快捷,掉垃圾又零成本。垃圾弃置有上升趋势与经济活动挂钩,2021年新冠疫情肺炎经济活动减低,弃置垃圾量也相应较少。"
政府2022年定减废目标回收废物55%未能达标,也与教育有关,孩子看见大人浪费食物,自觉没有甚么问题,所以社会教育很重要,她指:"每掉一件物件之前,先想一想可以送赠给人,增加公众回收的意识。"
绿惜地球推出Events go Green绿惜活动资讯平台提升公众对环保意识,例如减废三角,学习避免产生废物、废料尽量减少、重用回收、循环再造、处理和处置。郑茹蕙提醒主办单位举办活动时可以选用大水樽,参加者自备水瓶充水,政府也有免费餐具提供,例如千人宴主办单位不用购买减少废物弃置。
最重要是与可信任的回收商连成一线,高透明系统,参加者就愿意参与。政府8月1日推行的垃圾征费目的是"透过污者自付",提高动力、善用资源、减少废物。
拾平台:拾荒者是照顾市民生活的人
拾平台是新福事工协会事工之一、扶贫倡议及地区组织,拾平台事工副主任赵日辉分析政府实施垃圾征费的原因、对拾荒者带来的困境、从解放神学角度看对信徒的关系。
一直以来,政府为市民弃置垃圾包底,根据2022年为每人平均支出$330.7,全年$24.29亿,绿在区区非牟利机构的营运完全由政府资助,截至2022年已经有$11亿通过绿在区区营运商合约流向26间机构,每份合约的金额大约从$600万至$3,100万,而且资助金额有上升趋势。
根据环境保护署提供处理垃圾的模式,8月1日起大型垃圾不能捆绑一起当作一件,大型垃圾贴上$11的指定标签。
社区垃圾的处理程序,一般废料由清洁工收集、垃圾车运去堆填区;回收物由拾荒者或者绿在区区收集、交到回收商、运去再造商、给制造商;回收商筛选有价值的物件才回收。
整个回收链当中,拾荒者担当重要的角色,赵日辉认为:"拾荒者是照顾我们生活的人,每公斤纸废料只卖得7毫子,却被边缘化。"
拾荒工种被排除 得益却归国家经济效益
他继续指,拾荒是一种在社区以非正式规模进行废物回收的工种,却担任了废物回收的岗位,但是又被政府排除于处理垃圾与回收系统之外。然而,他们的工作是参与全球化废纸回收工业链的自由市场重要一员,因为回收的产物售卖给纳入正规经济的回收商,而回收原料经循环再造后,得益最终归于国家经济效益。
根据拾平台2018年调查报告,拾荒者约3000人,每日合力回收接近193吨废纸;据2021年统计香港纸料回收每日为2,234公吨、卡板类别为920公吨,差不多占了全港回收废纸量接近一成,占纸卡板类别两成 。
垃圾处理和回收业很大程度上依赖拾荒者,中小型回收企业、回收场工人和清洁工人前线的劳动者,可是拾荒者被社会边缘化,港府定废纸回收最低价每公斤至少7毫,以及政府打击卫生黑点计划,食环署安排便衣巡逻打击非法弃置垃圾行为, 但并没有为拾荒者提供工作空间,拾荒者被排斥,从商业角度,他们是被剥削和忽视的一群,在公共层面他们则遭到标签被污名化。
解放神学角度:为拾荒者充权
从解放神学角度,拾荒者从被剥削之中需要被解放,教会团体和基督徒以拾荒者为优先,解放被压迫处境的弱势群体,这不只是一种慈善工作而是为这群体充权。其目的是由发现个人的需要,探索群体或社区的需要,提升社区居民互助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弱势群体处境的需要为优先。
关注这种工作模式,是强调整体性的参与和组织关系,共同讨论和改善社会的问题。这也是牧养信徒的过程,将信仰与社区结合起来,让信徒向上连结上帝,同时横向连结社区不同的持份者,在地实践天国。
至于怎样实践?赵日辉分享与街工一起做实验回收胶樽的经验,街工却被票控指他乱抛垃圾,赵日辉指问题根源来自社会大量弃废:"为甚么出现这么多胶樽,为甚么要街工处理?"另外,有物理治疗师落社区为长者做物理治疗,这一切都是尝试用生活智慧支援这群体。
生命草:大自然设计没有垃圾概念
大会主持、基督教环保团体"生命草"项目主任林慧琪从信仰角度回应,生命草于2022年创办,源于因著上主的吩咐学习照顾土地,推广关爱受造的概念。
基督教信仰所指,上主创造天地看为美好,供应一切让万物活得好,可是上主的供应却成为垃圾,大自然设计根本没有垃圾的概念。林慧琪表示,在实践行动上,回收并非全部落在拾荒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履行责任,各按位置在上帝的整个棋局里,我们充满盼望。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生态关怀事工人间学苑2月21日于中国基督徒传道会中心堂举办"垃圾收费,谁要埋单?"分享会,主持:林慧琪(生命草),讲员:郑茹蕙(绿惜地球)、赵日辉(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