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会之一] 陈耀鹏—八种心志、福随而至

[讲道会之一] 陈耀鹏—八种心志、福随而至
陈耀鹏博士(左)将与大家一同学习如何做一个天国的子民,以及天国子民的品格。(图:基督日报/ 陈丽斯)
"如果说耶稣的整体教导是皇冠的话,登山宝训就是皇冠上的宝石,而八福就是冠上的珍珠。"第一天午堂讲道会上,建道神学院副院长陈耀鹏博士表示将与大家一同学习如何做一个天国的子民,以及天国子民的品格。

陈博士讲解了《登山宝训》的背景。他表示耶稣并不是一次性地讲授登山宝训,而是马太从不同场合收集了耶稣的教导后加以整理出来的精华。《马太福音》5至7章是登山的记载,提到耶稣开口教训,"教训"不是过去的动词,而有未完成、重复出现的意味。登山宝训放于4章之后,4章17至22节讲了耶稣刚开始他的事工后,他呼召门徒并清楚教导门徒该如何做自己的门徒,因此登山宝训是告诉门徒他们应有的表现。

"八福"在登山宝训的开头处,但要了解登山宝训的话必须从《马太福音》的整个结构入手。《马太福音》全卷有28章,3章28章有几个重要部份,其写法均首先记录了耶稣的工作后再讲耶稣的言论。例如7:28-29:"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又如11:1、13:53-54、19:1及26:1-2都有这样的结论。

[讲道会之一] 陈耀鹏—八种心志、福随而至

陈博士表示作者马太用了特别方法将这些资料放一起,并且都受神的启示而有其原因。他说,《登山宝训》与一般世俗道理不同,有的人只看重这几章圣经,仿佛这是基督教中心教训而减低了圣经其他部份记载的神圣超自然的部份,甚至视神迹为陪衬。而他认为马太介绍了耶稣的多方面,教人不单欣赏登山宝训的耶稣,更与赶山污鬼的耶稣发生关系,让人知道耶稣不单是拉比,更是超自然的基督,并且是人类的救主。

陈博士又指出当今一些信徒的问题:有人对耶稣的神迹非常赞叹,但对耶稣指责不可咒诅弟兄、不可离婚、不可发誓、不可奸淫等等这些对他们的生活模式有所冲突的教导时,就抗拒这部份的耶稣,只愿去肯定超自然的神圣。他说:"基督徒是否也是如此对号入座、只为自我满足﹖"他认为这是现代人面对繁多选择时的自然回应,甚至以同样方式对待耶稣,只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导遵行。他说:"我们不能偏重圣经某一部份的真理。"

他认为"登山宝训"不是信仰最重心的道理,而是生活的标准。登山宝训以门徒为对象传讲,而陈博士认为此处有重要的信仰原则:"如果没有让人先信靠耶稣,远离罪恶,得著重生而只叫人行善的话,就与其他宗教无分别,这违反圣经的先后顺序。"因此登山宝训不是对非基督徒的要求,而是对天国子民的品格标准。

八福重点

陈博士认为八福的重点之一是为了显示耶稣无上的权威。《马太福音》1:18-25 2:1-12, 13-15, 16-21, 22-23这五段都有四个特点:梦、命令、顺从跟旧约的应许。似乎马太刻意地将耶稣与旧约人物摩西作比较。耶稣出生时,希律王将伯利恒城里两岁以下的男孩杀尽,这与摩西出生时,法老叫希伯来的收生婆将以色列人的男孩都杀光相似。此外《路加福音》记载登山宝训的教训时亦似乎有意将摩西得到律法的西乃山与耶稣登山作比较。他认为有摩西登山得律法,但更伟大的耶稣将新的律法颁给天国的子民,从此显出耶稣的权柄。

陈博士说:"看登山宝训时如果没带成见,不单会看到高尚的道德教训及改造社会的本质,更可看到耶稣有权柄。"他举例耶稣所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等,难怪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按肉身而言耶稣才刚三十出头,但人们都感受到他话语的权威,即使是宗教领袖亦不满耶稣称神为父。但为什么耶稣要讲呢﹖现代有所谓"政治正确",很多人看别人脸色,但耶稣没有如此作,当耶稣对被四个人擡来的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时不单要瘫子得到全人的医治,更表明他有赦罪的权力。陈博士认为信徒要反省:"我们的生命中有时怕得罪人,不敢讲罪的道理,更说文化不断进步,别提罪,反要用新名词掩饰罪:娼妓、卖淫叫『性工作者』;暴力电影叫作『动作片』,奸淫叫作『婚外情』。耶稣来要彻底解决罪的问题,成就律法不能作的,满足神的义,然后才有道德品格的要求,向人陈明神无上权威,因为八福要求圣徒有高尚品格,要门徒过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他亦表示耶稣要求信徒有的这些品格非自己可以活出来,乃圣灵在人里头动工才能实行出来。他说:"以色列多年有长老祭司教导,尚不能遵守律法的教导;我们这些未受律法教导的外邦人,如何靠自己遵守比律法更高的要求呢﹖"

有福,因为神看重我们

陈博士然后谈到"福"。他说"山上宝训"提到的福不是主观的感觉,而是实实在在的福气。中国人对福了解广泛,从消灾到拥有财富地位;人知道福是上天赐予的,而最高的福是得上帝的悦纳。

他又说,有福不一定是感觉快乐,因快乐是主观感受,但耶稣是客观地讲神对人的看法及对人的正面评价,"神赐福我们时,代表神看重人。这福未必带来快乐感,有福的原因是神看重我们。有人说『有福是神对我们微笑』,甚至有人说是『从天上来的掌声』。"

他又认为"八福"讲的是无上的权威,说明神高尚的品格及信徒今生的追求。他分析第一福与第八福应许都是"天国",是现在式的,而第二福到第七福的应许各有不同,并且看似是将来式。他表示将六种不同的应许放在"天国属他们的"确定的应许的中间,似乎在说中间六种是天国的福气,亦是说成为天国子民时,天国的福气都会临到他们。

他又认为第一个福与最后一个"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是现在式,意味天国与我们同在,但第二至六个福如"必得安慰"、"必承受地土"、"必得饱足"、"必蒙怜恤"、"必看见神"、"必称为神的儿子"等天国完全的祝福则在将来才可以得到,"求主帮助信徒现在和将来有好的平衡:天国既是现在也是将来,我们现在能享受神的治权,但亦要继续追求。"

二战期间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而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落曼弟登陆的一天却广受重视,并成为数个电影的题材。虽然占据此地在整个欧洲看来没什么分别,亦未能平息仍然持续的战役、痛苦、伤亡,但由此开始欧洲大陆走向解放,被囚的人得自由,希特拉结束自己的生命,德国宣布投降。他说:"每次披挂上阵、面对罪恶时,每次有天国子民的品格展示时,你的入口就扩大一点,直到耶稣基督回来时,称赞你时,你将低下头对自己说:这完全是神的恩典。"

[讲道会之一] 陈耀鹏—八种心志、福随而至
他又说:"当你看到电视上男女关系随便、心里哀恸觉得不是这样时,黑暗就远了一点,光更强了。 当你以敏感的心尊重下属,黑暗就远了一点,光更强了。—温柔的人有福了。 当你申请你很需要的工作,但申请表上诚实地将病历写上去,明白可能影响取录机会,但如此对雇主才公平时,黑暗就远了一点,光更强了。—温柔的人有福了。 每次你对别人心存怜悯,为他祷告时,黑暗就远了一点,光更强了。—怜悯的人有福了。 当工作上坚持基督徒的圣洁原则,黑暗就远了一点,光更强了。—清心的人有福了。 当看到两位肢体各执己见,互相伤害,帮助他们和好—黑暗就远了一点,光更强了。—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当别人对你的信仰事奉加以抵毁,但你仍努力不懈,忠心事主—黑暗就远了一点,光更强了。—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他最后提到甘地有一句值得反思的话:"我喜欢你们的基督,但不喜欢你们的基督徒,因基督徒不像你们的基督。"但他临终前的另一句话令人觉得有资格讲这句话。他临终前的一星期访问印度,坐火车离开,一个记者追著他问他一个问题你对世界有什么讯息呢。甘地回答:我的生命就是我的讯息。

他挑战在场信徒:我们似基督吗﹖但我们的生命是我的讯息吗﹖愿我们一生追求八福的福气,就是在神面前被他欣赏。最后他作祷告:"亲爱天父多谢你,今天思想耶稣对门徒的要求,求将你的话放在我心里,让我们的生命成为讯息影响其他人。"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