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永祺的言論被傳媒廣泛報導,《星島日報》、《蘋果日報》等以「祈禱」挺唐 容永祺稱受感動」、「受神感召撐唐者 被指影響教徒意向 唐營遭轟抽上帝水」為題報導。報導指出,容永祺向傳媒朋友表示自己禱告後覺得受感動要支持唐英年,又為下屆特首開出三大重要條件: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服務市民。
教內熱談 多不滿聲音
有關容永祺此番言論的報導一出,即受到不少教內人士關注。有信徒在Facebook群組上談論此事。有網民憤稱之為「基督教政棍」、「假先知」,亦有人以「 容永祺是撒母耳嗎﹖」為題流傳一則文章,改寫撒母耳受神的靈膏大衞為王的經文,諷刺容永祺仿如先知撒母耳,受中央的感動膏立唐英年。無獨有偶,容永祺的英文名亦正是"Samuel"。
有不願具名的浸信會信徒表示對容永祺的言論感到憤慨。她認為身為公眾人物以基督徒的身份對外講話時應小心,以主的名義分享禱告中的感動時,應衡量言論對身邊弟兄姊妹的影響,對容永祺此次的言論表示遺憾。
要求解釋「被感召」過程
上周日有十名「回歸基督精神同盟」成員直闖容永祺所屬的新蒲崗基督教非拉鐵非教會要求對話。聯盟成員要求容永祺解釋「被感召」的過程時,容說表示自己中學信耶穌後在人生大小事情上禱告作決定。他說:「曾有的傳媒問過我,我說其實他們兩位我覺得都是很好好的人選,經過禱告我作出決定,就這麼簡單。經過一段時間我又思考及祈禱,到禮拜六我自己很多空間祈禱,當然成個過程不是一日,而是很多時間,過程要不是平安,要不是不平安。我感到平安,有這感覺,我就決定這個,就這麼簡單。」
不少人很想知道容永祺祈禱後「有感動」的經過。在與回基盟成員對話間被問及「你無聽過上帝直接的說話」時,他說:「沒有,這些不是我講的。這些完全不是我講的,我只是在祈禱裡有這些感動,又或者我體驗到平安,這兩個我覺得都是可以接受的人選,但都要取捨一個之下,我經過平安的感覺,我便決定了。」
他又表示自己的禱告中有數個原則,第一不違反聖經的原則,第二心裡有平安,第三是有屬靈長者的互相印證:「我覺得這幾個因素令我下決定。」他又說:「絕對沒有一句說話像你們所說的:上帝對我說唐英年怎樣…,絕對無這些事。……我相信一件事:如果上帝給我一個感動,便是有感動……我是經過認真禱告下作出這個決定。」
對於有人質問有教內人士認為他「將上帝擺上枱」,煽動更多信徒認同撐唐英年的講法,他說自己「絕對沒有將上帝擺上台」,反覆強調這是個人決定,亦沒有預料外界有如此的反應,「我覺得這是過慮。我相信每個基督徒有自己獨特的祈禱,有自己的感動……是我們個人的領受。」
未經印證不宜公開稱「受上帝感召」或「感動」
容永祺昨日在《時代論壇》發文「回應近日『受上帝感召』的報道:向主內肢體的自白」回應教內的反響。他寫道:「我在此強調, 我從來沒有任何意念要借神之名來支持自己的想法,半點也沒有,只是與傳媒茶聚時,透露了自己的決定是經過祈禱,有內心的平安及個人感動。更從來沒有講過『受上帝感召』這句話,這是非基督徒記者朋友的用詞而已,跟我的原話有出入。」又表示沒有呼籲過信徒牧者或其他團體與自己有同一想法,強調這「純綷是我個人的決定而已」。
不論是上帝的「感動」、抑或是「純綷個人的決定」,有人認為信徒在禱告的「感動」被印證之前都應三思。鄒賢程《上帝的感召的危機》回應事件時表示認為在未經印證下最好避免說「上帝的感召」(或感動/想法):「我們有一個感召(或感動/想法),在未經印證以前,可以不說這是『上帝的感召』嗎?簡單地說:『以我的認識,唐司長是合乎特首的資格,我誠意地推薦他』可以嗎?這種風氣若不正視,我們將『上帝感召』變成一個『好使好用』的令牌。」
因言論而引起風波的容永祺弟兄是全國政協委員、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區域執行總監,同時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長。在教內他是所屬的「基督教非拉鐵非教會」的執事會主席,並宣揚「可能思想」的香港「權能時間」主持兼主席。
![]() |
相關新聞 友邦保險區域總監容永祺:不能奪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