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字事工与教会建造"

在阅读习惯逐渐改变的时代中,文字是否成为教会建造的必要条件?这似乎越来越不明显,但此地所不明显的,并不意味在另一地也是如此。文字的价值需从较长远的角度来看,才能看出其重要性来;特别文字事工对教会建造有超越时空的影响,不能光凭外表当下立判,需以长远的眼光来判断才更正确。 笔者不久前刚从号称"杭州的耶路撒冷"──萧山访问回来。这里约有七十几间教会、四百多个聚会点;约有十几万的基督徒,信主比例超过百分之十。全区没有一间三自教会,清一色都是倪柝声系统的家庭教会,且没有其它宗派进来,这样的教会在建造与拓展上跟文字事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初次来萧山,很令我猜疑的是为何这么多的聚会点和教会能表现得如此合一,如同一间教会?好比几年前四川地震,这里的信徒大都是农民却众志成城,一起奉献了五百万人民币,表现出基督徒对社会关怀的爱心,乍听之下都觉得不可能,但他们就是这样做出来了。他们怎能有这样的行动?这背后的因素可能是一心追求教会成长的牧者所想要的,因为他们具有合一的成长记号。为何他们的教会能不断地拓展,却多而不乱、多而合一?一定有甚么共同的DNA,否则不可能形成如此合一的结果。是的,这四百多个聚会点都有同样的聚会和同样的教导,且一心委身于基督,才能在关键时刻产生相同的感动与行动,推敲其原因,都源于倪柝声早期所留下的文字影响,因此文字事工真的不能让人小看。萧山教会的见证对国外的基督徒少有人知道,但已记载于《恩流信江》──萧山大复兴记录中(美国见证出版)。 教会建造跟讲道者有密切的相关,若讲道者不能见到某些属灵含意,就不能达到建造教会的某个程度。然而大陆属灵书籍出版受到不少限制,网路虽有介绍甚么好书,但这些书几乎不会在他们的书房出现。这样,在牧养上他们怎能供应信徒的需要呢?在国内不易取得好书的情况下,对于属灵书籍的渴求,他们都有比外面的人更迫切的心。所以一旦有恩典,有人把好书带到他们面前,他们都会认真去阅读。比方说,前年萧山教会的讲道者约有两千位,便一起阅读倪柝声之前写的《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主工人的性格》;去年则是另外两本《初信造就》、《得胜的生命》。这样的阅读,对整体教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牧者得到共同的教导,在喂养信徒、带领教会上就会有一致性的方向。 有时我会想倪柝声若今日出现在会场,对这群两千位同工分享相同的主题,不知会不会比直接去读这两本书的效果更佳?我想并不会,因为阅读是读者自己去找答案,比坐著听讲要更有主动的心;阅读不是听听就过去了,它可以随时作笔记,供日后更多的思考。倪柝声虽离世已四十年,但他的文字仍发挥深远的影响力,再次见证文字对教会建造的重要性。 今年萧山的讲道者有更大的挑战,他们要花三年的时间一起读《倪柝声全集》共六十二本。真是何其有幸,因为他们不读别的,而是专心在三年内读完这六十二本书。若深入了解影响中国的三位属灵伟人性格──王明道、宋尚节、倪柝声,会发现王明道对中国的贡献是著重在基督徒的品格与操守,但北京教会随著王明道的离世,已日渐式微;宋尚节对中国的贡献是传福音的热情,但随著他的离世,热情之火也随之淡化;惟倪柝声对中国的贡献是把建造教会的蓝图写出来,成为传承的命脉,至今仍然影响国内外教会的建造。像这样,三年后萧山的两千位讲道者把倪柝声的思想研究完了,且彼此以共鸣性的态度相互学习,在延续倪柝声建造教会上不知会有怎样的倍增力产生? 其实不用等三年,在以往持续阅读中就可看出。在阅读时,这些讲道者不但受造就,且信徒也听得出牧者的讲道是有内容、有学习的。教会若有一股学习长进的气氛在带领前行,信徒一定会受鼓励前进,这样对教会的建造是深远而重大的。 试想两千个讲道者一起读相同的书,并且照著书中所教导的去行,这像甚么?像一股洪流一样,所到之处令人不可遏止;而且一起阅读时,也像得到作者的属灵遮盖,只要去行便会带来作者的祝福。倪柝声的文字记录已流传久远,早已证明于教会建造上是有益的,所以对萧山教会而言,那不是要不要去读的问题,而是读完后该怎样去执行的问题。当四百多个聚会点的讲道者,在一年内一起阅读,一起行动最能鼓励落单的教会继续前行;而且有目标的前进,同心建造最可以带来信徒的学习果效。 地区性的教会建造,跟讲道者一起阅读有密切的相关;因为讲道者怎样读,就会怎样教导,最后便形成怎样的教会氛围。这是为何倪柝声三、四○年代在上海时期,便有一群甘心乐意的人帮他整理文稿,而成为今日流传的书籍。也正如今日萧山教会,有些人看到讲台供应对教会建造的重要性,便有《天粮》、《拾珍》等造就性刊物出现,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文字对传道人、对未来教会深远的影响。文字工作虽是沉默的,却可以穿越时空、跨越洋海,进到许多受限制的地区;即便作者早已离世,但仍能在地上继续发挥影响力,这就是文字不可让人小看的地方。 大陆的属灵书籍虽少,不像台湾随手可得,反而造就他们想追求的心,若能因此得到合适的书来喂养教会,那是上帝特别的恩典;反观台湾的属灵书籍虽多,但也考验了读者的辨别力,若能因此找到合适建造教会之书,且努力去研读并实行,那也是上帝对台湾教会的奇妙恩典。 ****** 作者:李鸿志牧师;蒙允转自"李鸿志的文字天空" http://www.wretch.cc/blog/calebx123/28459135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