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靠药物 台港精神科医生以福音治愈病人

不单靠药物 台港精神科医生以福音治愈病人
福音治疗胜于药物。(图:网络图片)
精神科医生用药物治疗病人是当所的事,但在港台两地有精神科医生治疗不单靠药物,更是以福音治病。

没吃药已痊愈因耶稣的爱

在台湾,生长在佛、道教信仰家庭的元和雅诊所杨尚儒医生师,自制福音手册,书中写上他信主的奇妙经历,加上几位基督徒患者靠主得医治过程送赠病人,得来的回应是很多病人没吃药已痊愈,只因感受到耶稣的爱。

父亲濒死见耶稣

信主前的杨尚儒与父亲一样笃信佛教,加上接受科学化的医学训练,对基督教都抱批判态度。但因著父亲一次的濒死经历,父亲与他相继信主。

杨尚儒指,父亲有次意外摔断了腿又患上心肌梗塞,在濒临死亡之际感到自己飘离身体看到自己躺在床上,医生护士正在为他急救。杨父后来去到一处地方遇见一位穿著洁白如光的人走向他,意识到该是耶稣。

杨尚儒又指,父亲醒来后主动要耶稣,并且整个人都改变了,由脾气火爆与家人关系恶劣的人,变成到医院当义工,甚至愿意拿著病患的粪便尿液样本出出入入,在教会参与服事主动关心孤苦无依的长者等。

神的爱和福音医治病患者

对父亲转变感到好奇的杨尚儒,决定到教会了解信仰,并在传道人的引导,放下理性的托判,在教会参加了所有聚会,如崇拜、主日学、初信造就班、特会、家庭聚会等,并在师母为他按手祷告中经历圣灵充满,而终于降服在神的话里接受基督。

杨尚儒相信,如果没有信仰自己未必能坚持当精神科医生,因每天接触的人都来自家庭、社会阴暗面,但因著信仰有能力不被负面思想牵引。

他指,"信仰最大的帮助就是用神的眼光看待一切事情,用神的爱和福音来帮助患者。"很多病人心里面很空虚忧郁,他们很需要耶稣,所以他只要时间允许就会跟病人分享信仰,送赠福音手册给病人,跟他们说:"耶稣爱你,如果你愿意,相信你也可以经历神的爱和恩典。"

神的话语治愈病人

在香港,精神科专科医生廖广申是亦是用《圣经》的话语医治病人。

廖广申忆述信主的经过指,"自小念基督教学校有机会听圣经教导和故事,从而知道世界由上帝创造懂得哪些东西该做不该做。到长大一点后也会思考生命,过程中也曾有挣扎,到底这世界是否像圣经所说有上帝的呢?为了寻找答案,我在学问和教会里找答案,最后我在一个夏令会里决志,并在大学时期受洗。"

引导病人思考生命寻回盼望

作为基督徒的精神科医生,廖广申表示需要进到人的心深处帮助他们。

他指,"医生的位置很特别,尤其是精神科医生有机会进到人的心深处,帮助他们去处理一些深入的心理问题,而专业的精神治疗科医生是会透过倾谈或辅导,向病人分享正面的信念和思想。当遇到一些信仰相同的病人,更可与他们分享一些圣经的宝贵教导,在治疗上更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廖广申继续指,香港近年有不少情绪或忧郁症的个案,在专业治疗上他会透过专业辅导、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科学上的治疗,"但更重要的是信仰和圣经的教导都可帮助人改变生命,让心灵得到慰藉。曾有病人因丧亲导致情绪不稳,十分伤痛,甚至有自杀念头,感到生命没有盼望,但其实在圣经中有很多宝贵的教导,帮助我们知道生命的去向,让我们知道在地上的生命终结后,将来会是怎样。在地上的便要把握现在坚守岗位努力不放弃。当我们有这种信念时,很多时便能够渡过难关。"

廖广申认为,我们的生命不单止要为每日的生活所需而拼搏,更要放眼未来思考为甚么而活和将来生命的归宿,我们的生命最终是要达到甚么目标?"当我们相信上帝是赐予盼望及应许的神时,即使遇上怎么样的逆境都能坚强起来,有信心和盼望,这是十分重要的。"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