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非天生 "断背山不是唯一出路"

辅导同性恋者医生:要积极教育青少年,不是指令,而是沟通和讨论

同性恋非天生 「断背山不是唯一出路」
帮助同性恋者20年经验的精神科专科医生康贵华医生指出,同性恋并非天生,同性恋倾向可以校正。他并指教育青少年非常重要,需要讨论和沟通,而不是指令。(图:基督新报/Chris Chan)
周日香港举行的"断背预警"基督教反思大会上,有辅导帮助同性恋者20年经验的精神科专科医生康贵华医生指出,同性恋并非天生,同性恋倾向可以校正,可以改变的。在他辅导过程中,已经有200多人改变为正常的性倾向。

他并读出一个前同性恋者看完《断》片所写的心声——结论是"断背山不是唯一出路。"

康医生在基督教机构"新造的人协会"服事2年多,他指出,《断背山》带出误导信息——同性恋倾向无法改变,而一般媒体一直在追随"一次同性恋,终身同性恋"的讲法,让同性恋者视同性恋是唯一出路。但是同性恋倾向非天生的,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才是主要因素。比如是曾被性侵犯或者家庭没有父母形象的模范等因素,导致他们性取向改变。

会上康医生分享的题目是《断》对青少年的影响。他分享到在他经验中,青少年对同性恋的印象两极化,一半是接受,一半的人则非常反感。他说,青少年在12到18岁期间很受影响,在14岁之前出现所谓的同性吸引,未必成为长期的发展。一个统计结果显示,12岁以下的认为自己是性倾向是双性或者同性的比率双倍于18岁以上的。即是说有一班青少年在12岁的时候是自认是双性或同性恋,但是到了18岁之后稳定为正常性倾向。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重要的。

康医生继续指出,青少年受同辈影响很大,他们容易投入同辈和潮流。影片中错误表达同性恋是不可改变,并拍得同性爱很浪漫凄美,他为将来会否导致同性恋在青少年心目中成为风气、新鲜、前卫的形象而担忧,以至会越来越多青少年跟随潮流。

康医生指出,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是指令就可以的,因为青少年越说他不对他们越觉得自己对,正确的方法是应与他们沟通和讨论。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