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讲道内容报导:
培灵会来到第九天,这是今年我的最后一堂讲道了,我感到松了一个口气。昨天和几位讲员,董事一起吃饭,我说:"讲完今天,相当的轻松。"一位有很多培灵会的经验的牧者和我说:"不过到了明天你会感到失落,没有机会再讲了。"我想我不会这样。
实在是神的恩典带领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用有限时间看了《士师记》。我们看到《士师记》是一个非常精彩,很紧密,有很重要的消息要给每个时代的人听。《士师记》当中主要内容有十二位大小士师,我和大家一起看了六位比较详细记载的大士师。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按照比例来讲,士师在整卷圣经里面他有最长引言,双重引言。
1.双重引言(1-3章) 1.1政治上的败坏; 1.2灵命人的败坏;
2.主要内容。士师事件。(3-16章)
3.双重结论。(17-21章) 3.1灵命上的败坏:17-18章故事,回应了引言的第二部分。 3.2政治上的败坏:19-21的故事,回应了引言的第一部分。
结局有双重的结论,讲了两个故事。17章-21章再没有任何士师的事件。只是记载了两个故事。当时道德政治相当败坏的以色列人。今天我们要看17-18章,回应了引言部分第二部分,属灵的角度看以色列人也是一败涂地,所以这样把整卷是《士师记》紧密的扣紧。不仅整卷书,就是17-21章,作者将两个故事紧紧的扣住。
【士17: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出现了《士师记》核心的话,另外一句话在第二个故事最后的一句话。
【士21:25】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完全相同的,不但是两句完整的句子,在两个结论的故事里面,再放了半句。18章1节。
【士18:1】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
然后说了但支派,这19章第二个故事,第一句的说话。
【士19:1】 当以色列中没有王的时候,……
将这个故事,头尾紧紧的扣在一起。怎样的没有王呢?17,18章说了宗教上没有王,讲了一个故事。今天看17:1-18:6节。
【士17: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米迦。可能相当有钱的家族,故事开始的时候说他妈妈不见钱了。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当大利拉出卖参孙的时候,非利士的首领对她说:"每人给你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今天的计算大概多少钱,我试一下再说一次,12公斤,大约26磅,大概6万5千港币。她不见了钱,不见之后就发怒咒诅,谁拿了钱就咒诅他。结果儿子说在我这里,妈妈的反应。2节最后一句。
【士17:2】 他对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诅,并且告诉了我。看哪。这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我儿阿,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本来咒诅偷钱的那个人,发现是自己的儿子,立刻是:耶和华赐福与你。你看一下她没有原则性,如果是外人我咒诅他,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的话"愿耶和华赐福与他"。这样教孩子,没有原则性,其实害了他。米迦说现在还给你,这些钱被咒诅过好像不是很吉利的,妈妈说:"好吧,就我把整个银子献给有耶和华。"和合本的说法不是太清楚,所以你看一下其他三个版本是"把整个银子献给耶和华"。是否顺口开河﹖口气大,实际吝啬,但是最后怎样呢?
【士17:4】 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
二百舍客勒银子,大概五分之一,我要献给耶和华,讲是这样讲。实际拿出来是五分之一,做了两个偶像。明明制造了偶像,但是留意他说是献给耶和华的。我提起,以色列从来没有说自己离开耶和华,以为自己敬拜神,出埃及拜偶像到现在一直拜偶像,但是以为自己敬拜神。但是其实是在拜偶像。他们造了两个偶像。偶像做成了,要有地方放呀,就做了神堂。
【士17:5】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
做了神堂又造了以弗得。以弗得本来是祭司的衣服,这时候变成了偶像的形象,最离谱的以法莲山地的人派自己的儿子做了祭司。哪些人才可以做祭司呢?利未人,其实利未人都不行,必须是利未人里面亚伦的后代。家里有个神堂,有人打理偶像,所以作者介绍这件事好像没有话可以说了,讲出一个结论。
【士17: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为什么这样讲,这里触犯了十诫命的六个诫命。说给你们听。 1:十诫命第一个个:除了耶和华之外,不可有别的神; 2:不要拜偶像; 3:不要妄称耶和华的名;--母亲对儿子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不是随便讲的话,妄称耶和华的名; 4:不要偷盗; 5:孝敬父母; 6:不要做假见证--一千一百舍客勒最后只给了二百舍客勒银子。
结果作者说"任意而行"。任意而行什么意思呢?昨天看了参孙,他将自己眼中看为好的女子就喜悦她,这样的行为就是任意而行。各人行自己眼中认为好的事,就是自己成了自己的标准。自己就是自己生命的王,这个故事里面转到利未人,米迦成了背景,在这段真正的记载出来利未人。
【士17:7】 犹大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
好奇怪这个记载。犹大的伯利恒,知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时候利未支派不可以分地,因为他们是帮助整个以色列人敬拜上帝,所以12个支派里面每个支派有逃城,合起来有48个,祭司利未人帮助当时的以色列人敬拜上帝。
犹大的伯利恒不是逃城,为什么利未人去伯利恒呢?圣经没有解释,大概以色列人没有按照神的方式住入迦南地,很难在这个时候出现真正的逃城。以色列这样的话,利未人的生活,侍奉就出现了问题,慢慢这个利未人就落脚在犹大伯利恒。这里说有一个犹大族的利未人,利未本来是一个独立的支派,可能他在这里长住,所以叫犹大族的利未人。是否伯利恒日子不好过,所以离开伯利恒呢﹖
【士17:8】 这人离开犹大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很凄凉,没有吃饭的,当初看有没有侍奉机会,结果去了以法莲山地,到了米迦的家。
【士17:9】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这个人很老实,意思说来看看神的旨意。
【士17:10】 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
米迦说:"太好了,我刚刚做了神堂,你是利未人,你是神职人员。"10节,相当尊重他,11节怎么样说,米迦看利未人好像儿子一样。
【士17: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米迦大概40、50岁吧。这个利未人被称为少年人,大概20来岁,我把你当做儿子。但是宗教角度看的话,我以你为祭司,为父,非常的谦卑,不过相当的吝啬。我和你说工作的条件。10节,他母亲不见了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十舍客勒银子,比不上不见的百分之一。刚才算了是6万5千港币,大概650港币的年薪,一年12个月,每月4个星期,每日8小时,他的时薪水多少钱呢?是3角,出手很低,我给你吃住,每年给你一套衣服。
【士17: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
好凄凉呀,这样做了之后,米迦感觉良好。现在有正式的神职人员帮助我了,我再说利未人可以做祭司吗?利未人不一定可以做祭司,之后大祭司亚伦的后代才可以做祭司。利未人自己也清楚,但是为了食物。这里米迦和他的妈妈信仰变成了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玩意。米迦找了利未人当祭司之后,他的孩子不用做了。
【士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神职人员了,他做了一切觉得很好,神会帮助了。这完全不是出于真理,是各人看怎样好就怎样好。而这个利未人把信仰看做什么呢?用来踏上他名利阶梯的。17章还可怜他,他没有饭吃,再看故事的发展。18章,镜头到利未人身上了,和12支派之一的但支派之间的交往。
【士18:1】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寻地居住。因为到那日子,他们还没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为业。
这里有个背景和大家分享,但支派其实是12支派最弱的支派。多次的提到《士师记》第一章,当他们要分地的时候,从犹大到最后的但支派。但要找地方住,有个背景跟大家讲,是12个支派最弱的时候,分地的时候,从犹大开始数,最后但支派。
【士1:34】 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
所以他们好凄凉,他们已经分到一块地方,但是却躲在山上面,怕下平原。但支派很弱,结果一段时间挣扎之后,放弃这个地方,周围在重新找地方住。约书亚详细记载。
【书19:47】 但人的地界越过原得的地界。因为但人上去攻取利善,用刀击杀城中的人,得了那城,住在其中,以他们先祖但的名将利善改名为但。
本来要停留在约书亚分的地,大概分到了以法莲的西边,相当不错的沿海之地,他走上了北边大概100英里的拉亿的地方。《约书亚记》19:47叫做利善的地方,《士师记》叫做拉亿的地方。为什么去了哪里呢?因为那里有相当好的环境,旁边有约旦河,有黑门山,这里的民族比较弱,很容易攻占。但支派600士兵很容易把拉亿拿下来,不过要留在本来分的地的话没有办法打败对方,所以跑到老远的地方。这个过程就是在《士师记》18章的故事。
但支派打发五个人窥探那地,途经以法莲,到了米迦的家。我想米迦很富有,有五个大汉走入米迦的家他不知道。五个大汉进入你家你不会不知道吧﹖所以肯定的是他的家很大。到了米迦设立的神堂那里,第一次相遇。
当他们知道这个是利未人。
【士18:5】 他们对他说,请你求问神,使我们知道所行的道路通达不通达。 【士18:6】 祭司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们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华面前的。
又是妄称耶和华的名。总之讲一些好听的说话,不要讲一些别人不接受的说话,你喜欢听你就讲。探子回去报告拉亿的地方很好,他们准备去攻打拉亿,又经过米迦家里,又去到利未人的神堂。
【士18:17】 窥探地的五个人走进去,将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都拿了去。祭司和带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门口。 【士18:18】 那五个人进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祭司就问他们说,你们作什么呢?
五个探子带了六百士兵,进了神堂。不仅带著物件走,18节还拉著祭司走。祭司说:"你们干什么呢?"有精彩的对话。
【士18:19】 他们回答说,不要作声,用手捂口,跟我们去吧。我们必以你为父,为祭司。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还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 【士18:20】 祭司心里喜悦,便拿著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中间。
都他们抓住利未人,"不要讲话,捂住口,跟我们走!"本来利未人问:"为什么进来拿东西呢﹖"但支派的人说了一句话:"我们必以你为父,为祭司。"这句话很熟悉,是米迦跟利未人讲过,而这次是整个但支派来讲。
坦白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圣经或教会历史当中神职人员这样"抢手",大受欢迎,本来快要饿死的利未人,现在突然间很多人找他,12支派的但支派现在欢迎他。问他:"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还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
20节利未人"心里喜悦",当然是做你们的祭司好了。当然是做5000人教会的主任牧师好了,难道做20个人教会的牧师吗。这话不会讲出来,但是心里喜悦。便拿著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中间。这些不是他的呀,是米迦的呀。我现在升值了,米迦不能够奈我如何,就继续带走了。米迦追出来,但支派真正的敌人打不过,如果对普通的平民百姓就恶了。
【士18:23】 呼叫但人。但人回头问米迦说,你聚集这许多人来作什么呢? 【士18:24】 米迦说,你们将我所作的神像和祭司都带了去,我还有所剩的吗?怎么还问我说作什么呢? 【士18:25】 但人对米迦说,你不要使我们听见你的声音,恐怕有性暴的人攻击你,以致你和你的全家尽都丧命。 【士18:26】 但人还是走他们的路。米迦见他们的势力比自己强盛,就转身回家去了。
米迦很聪明,知道打不过就回家了。故事还没有结束,这样很过分,作者刻意安排的,故事怎样的结束的呢﹖很离谱,究竟利未人是谁?到现在还没有提到,作者要把最震撼的事情放在最后,一起看。
【士18:30】 但人就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 【士18:31】 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这个利未人是谁呢?原来是名门之后,是摩西的孙子。作者专门把这个人的名字放在最后,连虔诚的摩西的后代都这样处理侍奉神的事情。同样的时间,米迦虽然没有了利未人,但是继续拜偶像。
31节说,"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示罗在哪里呢?就在以法莲山地,是米迦住的地方,继续拜偶像。信徒这样、侍奉神的人这样,侍奉把信仰看成是爬上自己人生上流的台阶。
有一次一个教会请我讲道,当时候我在教书,港岛有一个小小的教会请我去讲道,没多久九龙的一个大点的教会电话找我是否可以去讲道。我看看答应了港岛的教会讲道,九龙大点的教会人问我你去哪里讲。我想:"我去哪里讲与你有什么关系呢﹖"但他是牧者,我尊重他,所以告诉他我去那里讲道,他怎么回应:"那个教会只有100多人,我们教会500多人呀!"如果用刚才的话来讲,给500人讲道好呢,还是给100人讲道好呢﹖我谢谢他的错爱,我想神职人员这么"抢手",最后我没有答应。
传道人如果只是向钱看的话,教会就完蛋了。华人教会的前辈一个牧师说了一句话:"要钱的传道并不值钱。"今天很多人批评传道人紧张自己工作的时数、工作的待遇,这不是我应份做的。侍奉神的人全然摆上。弟兄姐妹,大家也要恩待传道人,不要像米迦那样只给3角的时薪,相信你不会吧﹖恩待神给的教会的传道人,传道人本身也要知道是神的呼召,任何的工场决定去还是留,只有一个原因:上帝的呼召。不要妄称神的名说"神带领我去"。
这个米迦和祭司,他们真正思想的是什么?《士师记》18章3节,但人问了利未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想一下。
【士18:3】 他们临近米迦的住宅,听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来,就进去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
三个事奉者要问的问题
一,谁领你到这里来这个是主权的问题,我的生命,我的前途,谁来做主﹖谁带领我们的人生呢?谁带领我们做决定呢?我自己以为好决定呢?还是因为其他人的需要﹖
二,你在这里作什么﹖这个是意义的问题,你做这个有什么意义呢?你在神堂做祭司有什么意义呢?你是呼召为整个以色列人的,从来利未人不是一个人的祭司,为什么弄成这样呢?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呢?是否上帝不开路呢?还是我的信心太小﹖
三,你在这里得什么﹖--这个是价值的问题。如果老实说,就是650港币的年薪,包吃包住,这个是不是就是你的目标吗﹖这是否侍奉的原因呢?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呢?神呼召我们做这个时代的工作究竟为什么。明显利未人没有认真的回答。
今天神呼召你,有些人做传道,有些人做执事,有些人做教师……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侍奉神,我鼓励你们也回答这三个问题。如果不带著使命做的话,工作怎么能够称为侍奉呢?第二:你在这里做什么?在过程里面,你做的事情在神的面前有什么价值吗?还是做你眼中对的事情呢?好像参孙那样,好像耶弗他那样,好像基甸那样,最后一败涂地。第三:你最后得什么呢?得人的称赞呢,还是活在神的面前呢﹖你得到了一生的掌声,还是你蒙神喜悦呢﹖
弟兄姐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培灵会属于大宴席,很快十天就快过去了,早上的时间快过去了。感谢神!我想培灵会最宝贵的地方,不是万人参加的局面,而是神的道被高举了,是神的说话改变人心,就如我们培灵会的总主题,祂的国是不能震动的,祂的国不是政治的国,祂用的是属灵的方法。神在这个时代的工作是拣选人,以上帝为上帝,看上帝的事工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这个时代有不同的岗位侍奉他,开始是神的道改变我的生命:
谁是"真英雄"﹖
—— 我们看到一个不能自制的参孙,通过参孙呼吁我们做完全摆上的真正的拿细耳人; —— 我们看到一个被拒绝的耶弗他,让我们珍惜接纳别人,也珍惜被人的接纳; —— 胆小自卑的基甸,他真正的安全感不是自己为王,真正的安全感是耶和华沙龙,以上帝为我们的上帝; —— 底波拉,巴拉,雅亿,他们是士师的团队,通过他们教导我们怎样建立我们侍奉的队伍; —— 生命很多限制的以笏,还有珊迦,可能很平凡,甚至有缺陷,让我们看到当他们完全摆上的时候,就可予以成为被神大大使用的人; —— 最后第一位士师俄陀聂,让我们见到要侍奉神,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圣灵的工作,这样在神面前才可以做真英雄。
所有属于上帝的人,究竟谁是真英雄呢?有两个回答,从《士师记》里面看。
第一:没有一个真正被神使用的,没有真正解决以色列仇敌的问题,都有瑕疵,缺陷,限制;
第二:每一个人愿意完全摆上被神使用的人,以神为神,以真理为真理,那个就是被神使用的时代英雄,这样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
我再一次讲"不能够震动的国",神的国,兴起祂的工人,做这个时代做他要做的事情。培灵会很快结束了,你的侍奉的心加强了吗?不要离开你的教会,在你的教会忠心的侍奉。放下老我,彼此搭配,一起做神给教会的使役。愿神赐福大家!在未来一年,让我们我们不但听见神的说话,而且活出神的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