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林牧师 // 启言 (阿Mo)代祷信 154 (20250706) 」「临界点:微小变化引发巨大效应」

李盛林牧师 // 启言 (阿Mo)代祷信 154 (20250706) 」「临界点:微小变化引发巨大效应」
(图:阿Mo Instagram)
男团MIRROR三年前红馆演唱会严重事故,舞蹈员李启言(Mo) 严重受伤仍住院留医,早前入品区域法院向前雇主舞馆申索雇员补偿,区院法官7月4日判阿Mo胜斥,质疑雇主逃避责任。其父李盛林牧师在本周代祷信表示,阿Mo从舞台表演者转为病床上的见证人,不仅是角色的转换,更是一场灵命的重构。

以下是7月6日第154封代祷信

=======================================================

"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著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以弗所书 2:14-15)

【经文解释 (下)】:

这看似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瞬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竟翻转了全人类的命运,这成为生命的突破性转捩点。对造物主的救赎计划而言,这不仅是历史上某个时刻发生的事件,更是经过漫长救恩筹划所达至的历史巅峰,最终成就了"两下合而为一"的奥秘。

【阿MO在经文中的体验 (下)】:"苦难中的身份重构"

当阿Mo从舞台表演者转为病床上的见证人,这不仅是角色的转换,更是一场灵命的重构。这"暂时的舞台" ,让他从"用舞台见证梦想",转为"用生命见证神的作为"。苦难,由此成为信仰表达的载体,赋予痛苦以神圣意义;而在颈椎神经逐渐修复的过程中,也正实践著"两下合而为一"的医治奥秘。

(一) 启言 (Mo): 如何突破治疗的临界点

1) "绝处逢生的缝隙"两年来,阿MO在红馆事件中受创的身躯,历经香港脊椎治疗所能触及的极限。医疗团队倾尽全力 (再次感谢中大医院的罗教授和刘教授),将他的状态稳固在这片高峰之上,却因香港医疗体制层层关卡的阻隔,更难再进一步。然而,命运的转机,往往藏在绝处逢生的缝隙里——此刻,正是阿MO在大学时埋下的知识种子,悄然发芽的时刻。

2) 在阿MO"微小却炽热的"临界创新"念头",如今化作冲破治疗僵局的关键火花:"脊椎神经刺激器" 如精密晶片般唤醒沉睡的神经,"神经映射技术" 细腻串联起脑波与肌肉的对话,而"再生医学干细胞" 更如同生命之火,点燃受损脊椎的重生契机。这三股力量交织,不仅是医学的突破,更是一场对命运的温柔反击——在绝望的边缘,阿MO以科学为翼,以信仰为体,为自己凿开一线飞翔的希望。

3) "勇敢踏出体制的边界":过去这一年,阿MO勇敢踏出体制以外的边界,拥抱创新治疗的可能性。这是一段充满惊喜与希望的旅程——肌肉依然保有力量,关节仍然柔顺,而最令人振奋的是,那曾经沉寂的创伤脊椎之下,竟也悄悄萌生了微弱的知觉。

4) "尤其是最近,右手的大拇指仿佛轻轻被触动唤醒",那一丝细微却清晰的触感,如同黑夜中的第一颗星辰,虽然渺小,却预示著黎明的可能。每一个这样的"临界突破",都是身体在无声中述说的奇迹,是坚持与科学共同谱写的希望篇章。

5) "崭新治疗之旅的开始":八月底,阿MO即将为这一阶段的治疗画下圆满句点,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崭新旅程的开始 ——一条布满希望曙光,却也荆棘密布的创新治疗之路。前方等待他的,是未知的挑战,更是突破的契机。每一次尝试,都可能成为改写命运的关键;每一次坚持,都在为"不可能"写下新的定义。这不仅是医疗的探索,更是一场关于勇气与信念的征途 —— 而阿MO,正以他的坚毅,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6) 祷告

a) 恳请代祷:求神如及时雨般丰沛供应各样所需资源,使下一阶段的创新治疗能顺利开展,为阿MO带来崭新的医治与盼望

b) 恳切代求:除了需要克服一关一关艰难的治疗,还须面对繁重的法律程序,祈求这些挑战不致动摇阿MO坚毅的心志,使他能坚定前行,勇敢迎向这场未知的复康马拉松。

(二) Mo爸妈:【生命经历体验分享】

虽然阿MO现在坐姿看似四平八稳,但他的躯干左右两侧肌肉仍不够强壮,尚无法完全自主维持平衡。尤其是在更换衣物,或治疗反应出现正常不自主抽搐,导致身体摇晃时,更需要旁人的扶持与协助。然而,值得感恩的是,他上身负责前后微弯的自主肌肉已逐渐进步,开始能掌握更细腻的动作控制

随著阿Mo 治疗过程的变化,我们深刻体会到上帝无条件的爱与拯救大能,更感谢神和你们的记念 - 「154 临界点:微小变化引发巨大效应」。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