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读经障碍 教会排除万难领众录制"广东话圣经"终圆梦

为破读经障碍 教会排除万难领众录制「广东话圣经」终圆梦
今期《译经使者》封面为活石堂翻译团队,标题为"用我哋嘅话读圣经"(用我们的语言读圣经),广东话味非常。(图:《译经使者》封面)
为破读经障碍 教会排除万难领众录制「广东话圣经」终圆梦
活石堂的广东话戏剧版圣经可以在Soooradio"粤听越灵"广东话读圣经节目收听。(图:截图自Sooooradia网站)
基督徒有句笑言——读经"出不了埃及",特别是《旧约》经文与今天时代有一定距离,对不少信徒而言可能会难以理解。香港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译经使者》今期介绍了基督教会九龙活石堂发起的"录制广东话版圣经"项目,用广东话将圣经相当有趣味地演绎出来,帮助信徒更深入理解经文,引发读经兴趣。

广东话演绎圣经缘起

有关项目源于2016年,基督教会九龙活石堂吴锡泉牧师在堂会推动"读经马拉松计划",鼓励弟兄姊妹在四年内阅读整本圣经。然而,四年的努力过后,吴牧师发现许多信徒在理解经文方面仍存在障碍。虽然大家能阅读圣经,但对于其深层的意义掌握不足,并惊觉这主要源于对圣经历史和文化的知识匮乏、以及书面语圣经与广东话之间的距离感。

于是吴牧师发起一项具创意的计划,让弟兄姊妹用广东话演绎圣经,他的想法是"如果我们能够用广东话将圣经演绎出来,弟兄姊妹会更易于理解,神的话语将更能进入他们的心中。"

广东话版圣经非一般朗读版本

与现有的众多广东话圣经的朗读版本不同,活石堂录制版本是以戏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角色的声音与情感的演绎,让听众感受到经文背后的故事。

吴牧师指出,圣经的翻译与录制不仅仅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与神话语亲密连结的社群,让参与的弟兄姊妹在过程中反思每一段经文,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这一计划希望唤起更多信徒对圣经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读经的过程。

计划被质疑 人力资源的挑战

然而,推动这一计划并非易事。吴牧师最初分享此构想时面对不少质疑的声音,被批评为"不切实际的梦想"。然而,他的信念并未动摇,随著计划的推进,他开始与远东广播、香港威克理夫和"听信真道"等机构建立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计划的可行性。

在实施过程中,他们首先进行了试验,确保录制的方式和流程顺畅。由于录制涉及到的角色众多,吴牧师发现,要找到足够的人手参与演绎是一个挑战。例如,需在《约书亚记》中处理20多个角色的演绎,而在《列王纪》中,则需要处理130个角色,这对于团队组织和人力资源是一大考验。此外,经费的缺乏和时间的限制也使得项目推进受到了影响。

透过不断的排练和录制,团队成员也面临了各种技术挑战。在录音室中,众人的声音交替著,难免会出现犯错或表现不如理想的情况,这不仅考验著参与者的专业性,也让每个人深切体会到准备工作的艰辛。

在翻译的过程中,团队还需平衡意译与直译之间的困境,使广东话的演绎既自然流畅,又能保留原文的意义。项目核心成员活石堂的李晶传道指,"文化的翻译"往往比文字的准确性更有挑战性,尤其是在面对现代读者需求的时候,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圣经的教义便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展望 : 八年内完成旧约圣经录制

虽然项目的未来充满未知,吴牧师和李传道在这个追梦的旅程中,仍然充满希望。他们希望在八年内完成整部旧约圣经的录制,并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更多弟兄姊妹能够一起参与,感受神的话语在他们生活中的力量。

对于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潜在影响,他们认为,虽然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翻译工作,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理解仍然不可缺少。吴牧师强调,最宝贵的便是人的参与,这是机械所无法替代的。

最终,这个录制计划不仅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圣经版本,更是希望鼓励信徒深入神话语的世界,并与其他肢体一同成长,完成神的使命。

活石堂的广东话戏剧版圣经可以在Soooradio"粤听越灵"广东话读圣经节目收听。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