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酷兒聖經》課程探討「聖經同性戀化」

美大學《酷兒聖經》課程探討「聖經同性戀化」
列治文大學初創時是維珍尼亞州浸信會神學院,但現在已成了鼓吹性別多元的LGBTQ學術的世俗化學院。(圖:列治文大學)
美國基督教媒體《基督郵報》報導,維珍尼亞州著名的列治文大學(University of Richmond)開設了一門名為「酷兒聖經」(Queer Bible)的宗教研究課,用女權主權及同性戀理論「詮釋」聖經內容。該課程的教授曾撰論文,指先知以利沙性猥褻他藉禱告助其復活的孩子。

課程宗旨寫著:「本課程結合酷兒理論、性別研究與《聖經》,以探討如何「酷兒化」《聖經》及其詮釋。閱讀材料包括《聖經》文本以及關於《聖經》的酷兒與跨性別學術研究。主題可能涵蓋性取向、性別認同、酷兒詮釋學、酷兒時間、酷兒情感以及《聖經》中的酷兒愉悅等問題。」

正統基督教神學對聖經詮釋有相當嚴謹的要求,重視讀入上帝對人類的訊息原意。自由派神學家亦創出不少「酷兒神學」理論,通常會被有信仰或無神論的宗教研究人士加以利用,以將其理論及對基督教的詮釋合理化。

列治文大學是美國頂尖的私立文理大學,此校初創時是維珍尼亞州浸信會神學院,但現在已成了鼓吹性別多元的LGBTQ學術的世俗化學院。據課程介紹,他們的宗旨是將聖經「酷兒化」(同性戀化),邀請學生從關注LGBT的同性戀理論和性行為的角度來探討《聖經》。

該「酷兒聖經」課程由該校婦女、性別和性研究諮詢委員會成員、希伯來聖經學者格雷比爾(Rhiannon Graybill)教授負責。她的多部著作及論文中將不少舊約聖經故事賦以酷兒釋經的詮釋,例如在一篇《以利沙的身體與預言中的酷兒接觸》(Elisha’s Body and the Queer Touch of Prophecy)論文中,她將列王記下以利沙使書念婦人的兒子復活時「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對口,眼對眼,手對手」的場景詮釋為與兒童的同性性接觸,將聖潔的神蹟描繪成猥褻行為。

她也出版了多本書籍,其中一本《恐怖之後的文本:強姦、性暴力與希伯來聖經》(Texts after Terror: Rape, Sexual Violence, and the Hebrew Bible),對底拿、他瑪、拔示巴、夏甲、羅得的女兒、利未人的妾等與性有關的場景進行女性主義解讀。

《基督郵報》報導指其他大學亦有將聖經同性戀化的做法,例如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亦有開設「同性戀聖經課程」,此外佛羅里達中部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等其他學校也開設了同性戀基督徒團契,以同志釋經的角度進行探討。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