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聖經公會:閱讀聖經促進愛與慷慨的行為 

美國聖經公會:閱讀聖經促進愛與慷慨的行為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美國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圖:American Bible Society)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最新發布的《聖經狀況報告》(State of the Bible),閱讀聖經越多的人,往往表現出更高程度的愛心與慷慨行為。 

這份研究由芝加哥大學 NORC 研究中心通過 AmeriSpeak 樣本小組為 ABS 進行,全國範圍內共完成 2,656 份線上訪談,受訪者來自美國 50 個州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數據採集時間為 2025 年 1 月 2 日至 21 日。 

ABS 在新聞稿中指出,這一章節展示了「愛的行為」(即親社會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以及在不同聖經參與度、宗派、世代與人口統計學背景下,「在時間、精力與金錢上的慷慨」之差異。 

「聖經參與與愛心及慷慨行為之間的相關性是不容否認的。一個人越多地閱讀並投入聖經,就越有可能慷慨地奉獻自己的時間、才幹與財富,並以愛心對待鄰舍。」美國聖經公會首席創新官、《聖經狀況報告》主編約翰·普萊克(John Plake)說。 

「我們的思想、行為與言語反映了我們心中所充滿的內容。當我們用聖經——那部『最偉大的愛情故事』——充滿心思意念時,愛自然會流露出來。」 

調查設計中包含了若干關於親社會行為的問題,例如:歡迎移民進入社區、與不同種族的人交朋友、與不同宗教信仰者交朋友、關心環境、為社會中受壓迫者發聲等。 

報告第八章還研究了受訪者過去一年的慈善捐獻情況,包括捐獻金額及捐贈對像(本地教會、其他宗教或非宗教組織)。 

主要發現之一是:每周閱讀聖經四次或以上的人,比每月閱讀聖經的人更有三倍的可能性強烈認同「聖經促使自己更有愛心」這一說法(66% 對 22%)。 

與「中間群體」(Movable Middle)或「脫離聖經者」(Bible Disengaged)相比,「積極參與聖經者」(Scripture Engaged)更可能強烈認同各項親社會行為陳述。 

 唯獨在「關心環境的重要性」這一項上,積極參與聖經者強烈認同的比例略低於脫離聖經者(53% 對 56%)。這一問題在脫離聖經者中認同度最高。 

ABS 指出:「『中間群體』在親社會行為的熱情上顯著低於聖經參與者與脫離聖經者。」 

世代差異雖不顯著,但 Z 世代最認同「關心環境的重要性」;千禧世代(Millennials)在「為受壓迫者發聲」上最突出;而嬰兒潮及以上世代(Boomer+)則在「與不同種族與宗教的人交友」方面領先。 

在每月至少閱讀一次聖經的受訪者中,近半數「實踐型基督徒」(practising Christians)強烈認同「聖經幫助他們變得更慷慨」,這一比例是「名義型或偶爾型基督徒」的兩倍(後者為 24%)。 

在捐獻金額方面,積極參與聖經者的中位數捐款為 2,000 美元,是脫離聖經者(500 美元)的四倍。 

「僅有 51% 的脫離聖經者向慈善或教會捐款,而聖經參與者的比例高達 86%;三分之二(75%)的中間群體也有捐獻行為。」新聞稿指出。 

在不同宗派中,福音派新教徒(Evangelical Protestants)的捐獻比例最高,達 78%,捐獻中位數為 1,500 美元。 

黑人新教教會的捐獻中位數較高(1,000 美元),且他們將捐獻的最高比例(57%)用於支持本地教會。相比之下,主流新教徒(Mainline Protestants)給予本地教會的比例最低(40%)。 

ABS 表示,《聖經狀況報告》2025 年度的最後一章將於下月發布,內容將包括全年度數據總結及 2026 年報告的獨家預覽。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